当前,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包括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的清算主体,如投资人或股东等)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在人民法院执行案件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尤其在未执行案件中比例更高。
由于不同地区的人民法院或同一法院的不同承办法官(合议庭)以及当事人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不同,导致对以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为债务人的案件的裁判结果不一致:一方面确定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直接承担清偿义务,另一方面确定清算主体组成清算组在规定期限内对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进行清算,以清算出的财产清偿债务等。然而,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通常处于停产、人员散失、财产损失的状态,没有可供执行的现成或可变现的资产。因此,在裁判文书确定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直接承担清偿义务的情况下,往往会中止执行或向债权人发放债权凭证,导致债权人的利益得不到及时保护;而在裁判文书确定清算主体组成清算组在规定期限内对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进行清算,以清算出的财产清偿债务的情况下,由于清算主体往往未认真组织清算,案件要么搁置,要么动员申请执行人,要么强制执行清算主体的财产,导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因此,笔者认为,严格适用现有法律,组织好对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的清算,妥善及时执行好此类案件,对维护执行主体双方的合法利益,缓解执行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终止、解散应当进行清算。在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清算主体组织清算组对其进行清算,这是法定义务。当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未能清偿债务成为被执行人,而不组织清算就无财产可供执行时,人民法院责令清算主体预交清算费用,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这符合《公司法》关于公司清算的规定。经过依法清算,对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的资产进行清理,追回被他人损害、侵占的财产,使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保护,清算主体的利益也依法予以保护。因此,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执行方法:
在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没有现实财产(包括直接可供执行和间接可供执行财产)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对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进行清算,清算费用由清算主体先行预交。清算组必须按照企业法的规定进行清算,执行人员对清算组的工作要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清算组未尽心尽责或违反有关规定,应及时纠正。清算组在清算过程中发现经营管理人员侵占企业财产的,要依法追回。如果构成犯罪,应向侦查机关报案并申请追赃。经清算后发现企业已资不抵债,如果债权人会议不能就清算问题达成协议,清算组应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法院受理企业破产案件后,清算组应向破产清算组移交财产及相关资料,以终止作为被执行人的破产企业的案件执行。
对于裁判文书确定清算主体组成清算组,在规定期限内对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进行清算,以清算出的财产清偿债务的情况,如果清算主体表示没有能力组织清算,可以按上述方法由清算主体预交清算费用后,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如果清算主体故意不认真组织清算,且未能清偿债务,可以依据民诉法的相关规定,以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或妨害民事诉讼为由对清算主体进行处罚,并责令清算主体预交清算费用后另行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依法清算。
第八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 警告;
(二) 罚款;
(三)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 责令停产停业;
(五) 暂扣或者吊销权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 行政拘留;
(七)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现房出售是否需要预售许可证的问题,指出房屋在建成前需要办理预售许可证,现房则不需要。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商品房销售许可证与预售许可证的区别,分析了购买现房和期房各自的优缺点。总体看来,现房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和更明显的优势,建议购房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
危险品运输资格证的申请条件和办理步骤。申请人在满足驾驶证要求、年龄限制和无重大交通事故记录的前提下,需要提交相关资料并经过初审和考试合格后才能获得资格证。在申请过程中,还需进行增项申请和前往交管局盖章确认。
卖水果是否需要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问题。如果是未经加工的水果,只需营业执照即可开设水果店,无需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但如果销售蜜饯、果干等加工食品,则需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同时,食品生产者和个人农民销售自产的食用农产品时也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此外,
特许经营的法律特征。特许经营是一种基于合同的商业活动,其中特许人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给被特许人使用,并要求被特许人在统一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特许人必须具备特定资格,并且特许权的授予是核心。统一经营模式、特许经营费用也是特许经营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