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损害纠纷案件涉及到司法鉴定程序的问题,以下是相关原则和程序:
1、合法、独立、公开;
2、客观、科学、准确;
3、文明、公正、高效。
1、法院依职权主动提起;
2、当事人向法院书面申请,是否准许由法院决定。
1、司法鉴定应当在诉讼后提出;
2、司法鉴定必须在法院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出,一般为法院首次开庭前。
1、申请人提起司法鉴定的,费用由申请人缴付;
2、法院依职权委托司法鉴定的,由法院确定费用缴付人。
1、审查鉴定委托书、送检资料材料等;
2、举行听证会;
3、鉴定人进行鉴定,必要时组织专家讨论;
4、出具鉴定文书。
1、当事人可以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交与鉴定有关的材料;
2、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参加鉴定;
3、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可以参加听证会;
4、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在听证会上可以发表本方观点及理由;
5、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可以回答鉴定人的提问;
6、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可以申请鉴定人员回避;
7、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可以在听证会前或后向鉴定机构提交书面陈述意见;
8、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可以在鉴定有关的法律文书上签字。
鉴定当事人可以向鉴定机构提交书面陈述意见,该意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当事人的身份、联系方式等;
2、对医疗事件争议的焦点;
3、争议焦点的事实依据;
4、阐明医疗机构存在的过错,过错与损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医疗过错在损害结果中的参与度等。
当事人的书面陈述意见是鉴定人在鉴定前或听证会后全面了解当事人申请鉴定意图的重要书面材料,对鉴定结论具有一定的影响。
1、保持低姿态,展示弱者的地位,以获得鉴定专家的同情;
2、陈述应当针对重点展开,依据病历记载和医学权威专著;
3、回答鉴定人的提问时要恰当而专业,实事求是。
在医疗案件中,如果同时存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和司法鉴定结论,法院一般优先适用司法鉴定文书作为定案的依据。
1、司法鉴定文书由司法鉴定机构出具,有鉴定人的签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由医学会出具,无鉴定人的签名;
2、司法鉴定文书对争议焦点和鉴定结论的分析十分详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分析部分一般比较原则;
3、司法鉴定为一次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一般为两级鉴定。
当事人不服司法鉴定结论的,可以向委托鉴定的人民法院书面提出重新鉴定的申请,是否同意,由人民法院决定。法院经过审查不同意重新鉴定的,司法鉴定结论作为定案依据。
1、鉴定人不具备相关鉴定资格的;
2、鉴定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3、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有矛盾的;
4、鉴定材料有虚假,或者原鉴定方法有缺陷的;
5、鉴定人应当回避没有回避,而对其鉴定结论有持不同意见的;
6、同一案件具有多个不同鉴定结论的;
7、有证据证明存在影响鉴定人准确鉴定因素的。
1、无法获取必要的鉴定材料的;
2、被鉴定人或者受检人不配合检验,经做工作仍不配合的;
3、鉴定过程中撤诉或者调解结案的;
4、其他情况使鉴定无法进行的。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包括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要求鉴定三种方式。共同委托鉴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进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则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和当事人要求处理争议来组织;法院要求鉴定则是主审法官在必要时启动鉴定程序。
王某因交通事故受伤后,将其与保险公司及驾驶员蒋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的案件。案件涉及原告王某构成X级伤残并申请伤残鉴定,王某之子虽成年但肢体残疾、无劳动力和生活来源,因此法院认定其属于被扶养人。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赔偿王某的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并认定保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交通事故人身伤残评定程序和所需材料。被评定人需准备申请书、医疗证明和检查结果、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等材料。同时,评定被抚养人劳动能力时还需携带相关证件和政府部门说明。鉴定过程需提交材料、交纳费用,等待鉴定机构通知并前往鉴定。复杂情况可能需多次鉴定和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