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封存主要有两种情况。首先,广州市法院审理的未成年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下刑罚且裁判生效的刑事案件将被纳入封存档案。其次,广州中院审理的减刑、假释案件中,原判刑期为有期徒刑五年以下刑罚的未成年罪犯也将被纳入封存档案。
根据广州中院少年庭庭长赵俊的解释,五年刚好是轻罪和重罪的分界线。因此,未成年罪犯的前罪不会影响后罪的定罪和量刑。对于在未满18周岁时犯罪,并在执行刑罚期满后再次犯罪但仍未满18周岁的罪犯,其记录也将被封存。
未成年犯罪人前科封存制度的实施,旨在消除失足少年回归社会的障碍和心理负担。然而,赵俊也指出,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有犯罪前科的未成年人在报考检察官、法官等要求具备较高职业公信力的职位时,可能无法如愿。不过,他们仍有许多其他职业可以选择。
一旦未成年人犯罪档案被封存,将贴上红色标识,上面写有“封存档案”字样,以便与其他普通刑事诉讼档案区分开来,并单独存放。除了司法机关在办案需要或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外,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查阅、查询、复制或摘抄已封存的档案。即使是出于法定事由进行查询,查阅人也必须严格遵守保密义务。
对于有未成年人参与的共同犯罪案件,同样需要进行封存。如果司法机关需要查阅成年同案人的犯罪档案,必须提出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查阅,同时也必须严格遵守保密义务。
广州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封存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实现刑罚的教育改造功能,激发罪错少年悔过自新,减少再犯率,并保障他们在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平等权利,使其能够更顺利地回归社会。
中国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的问题。依据《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福利院可以接受未满16周岁的特困人员的收留抚养,并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签订委托协议。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收养孤儿的限制条件,包括被收养人的年龄、身世背景等,以及收养人的年龄、抚养
童工的法律定义及相关的处罚规定。童工指的是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参与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法律明确规定了使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标准,包括罚款和加重处罚的情况。同时,也明确了哪些情况下不属于童工范畴,如参与家庭劳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等。规定由劳动部
未成年人的定义及其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文章明确了未成年人包括少年和青少年的不同称呼所对应的法律定义和权利差异,并详细列举了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如政治权利、人身权利等。同时,也阐述了未成年人应承担的义务,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文章还介绍了关
未成年人在犯罪后的累犯制度适用问题。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有限,法律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处理有别于成年人。再次犯罪的未成年人并不一定具有较大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因此不适用累犯制度中的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的原则。相反,应依法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