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封存主要有两种情况。首先,广州市法院审理的未成年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下刑罚且裁判生效的刑事案件将被纳入封存档案。其次,广州中院审理的减刑、假释案件中,原判刑期为有期徒刑五年以下刑罚的未成年罪犯也将被纳入封存档案。
根据广州中院少年庭庭长赵俊的解释,五年刚好是轻罪和重罪的分界线。因此,未成年罪犯的前罪不会影响后罪的定罪和量刑。对于在未满18周岁时犯罪,并在执行刑罚期满后再次犯罪但仍未满18周岁的罪犯,其记录也将被封存。
未成年犯罪人前科封存制度的实施,旨在消除失足少年回归社会的障碍和心理负担。然而,赵俊也指出,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有犯罪前科的未成年人在报考检察官、法官等要求具备较高职业公信力的职位时,可能无法如愿。不过,他们仍有许多其他职业可以选择。
一旦未成年人犯罪档案被封存,将贴上红色标识,上面写有“封存档案”字样,以便与其他普通刑事诉讼档案区分开来,并单独存放。除了司法机关在办案需要或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外,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查阅、查询、复制或摘抄已封存的档案。即使是出于法定事由进行查询,查阅人也必须严格遵守保密义务。
对于有未成年人参与的共同犯罪案件,同样需要进行封存。如果司法机关需要查阅成年同案人的犯罪档案,必须提出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查阅,同时也必须严格遵守保密义务。
广州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封存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实现刑罚的教育改造功能,激发罪错少年悔过自新,减少再犯率,并保障他们在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平等权利,使其能够更顺利地回归社会。
中国关于童工的年龄界定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法律,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并且禁止各类单位招用童工。但在文艺、体育等特殊领域,若获得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和运动员。此外,学校、培训机构可组织未成年人进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和程序。包括从宽处理、不适用死刑、教育感化挽救、分案处理、保障诉讼权利、全面调查以及迅速简约等原则。这些原则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实现教育和改造的目的,促进其健康成长。
交通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有所不同,一般不会形成案底记录。案底通常指个人过去的犯罪行为记录,主要存放在公安部门和相关国家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6条规定,未满18周岁犯罪并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相关犯罪记录应予封存。封存的犯罪记录不得向任何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2条,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以下条件可以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对于未满18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75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