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残疾是指由于肢体的缺陷、畸形或麻痹导致人体运动功能受到障碍的情况。
根据残疾者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是否需要辅助器具的帮助,对其能力进行评价计分。日常生活活动包括端坐、站立、行走、穿衣、洗漱、进餐、上厕所、写字等八项。每项活动能够实现算作1分,实现困难算作0.5分,完全不能实现算作0分。根据评分结果,将肢体残疾分为三个等级。
完全不能或基本上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0-4分)。
能够部分完成日常生活活动(4.5-6分)。
基本上能够完成日常生活活动(6.5-7.5分)。
注:以下情况不属于肢体残疾范围:
(1) 观察患者的步态是否异常
(2) 观察肢体的畸形程度
使用皮尺测量骨前上棘至内踝的距离,或者股骨大粗隆至外踝的距离。对于肢体挛缩无法伸直的情况,可以进行分段测量。
需要通过X光片来测定。
交通事故中骶骨骨折的赔偿问题。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骶骨骨折属于轻伤二级,并详细列举了赔偿标准中的具体细节。此外,《侵权责任法》也规定了相关的赔偿内容,包括治疗和康复的费用、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同时,《社会保险法》也明确了工伤保险基金应支付
保护受害人利益的诉讼时效起算标准。文章提出在确定诉讼时效起算时间时,应当以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更多地采用“知道”的标准而不适用“应当知道”的标准。考虑到专业因素,如某些药品的毒副作用损害难以被普通人了解,起算时间应考虑此特殊性。对于人身损害赔偿
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的法律规定,内容包括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学术性和行业性社会团体的作用,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办公室的设立及其职责,医疗机构监督员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执业活动的检查指导等方面。同时,也介绍了医疗机构评审制度和中医(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中关于诊断失误的过错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问诊、检查、鉴别诊断等方面的过错情形,包括实施检查、未实施检查、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及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具体错误。同时,文章也讨论了治疗失误的过错,包括治疗方法选择、治疗时机选择以及用药的过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