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 > 医疗机构的登记与校验

医疗机构的登记与校验

时间:2023-11-16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8338
医疗机构在登记时需要提交哪些材料呢?医疗机构注册有哪些审核标准呢?卫生部门在校验医疗机构资质时有哪些注意情形呢?下面这篇文章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会对此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欢迎大家前来阅读了解!

医疗机构的注册和审查

第一条: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申请

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必须填写《医疗机构申请执业登记注册书》,并向登记机关提交以下材料:

  • (一)《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或者《设置医疗机构备案回执》;
  • (二)医疗机构用房产权证明或者使用证明;
  • (三)医疗机构建筑设计平面图;
  • (四)验资证明、资产评估报告;
  • (五)医疗机构规章制度;
  • (六)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以及各科室负责人名录和有关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
  • (七)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供的其他材料。

申请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和卫生站登记的,还应当提交附设药房(柜)的药品种类清单、卫生技术人员名录及其有关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二条:审查和实地考察

登记机关在受理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申请后,应当按照规定的条件和时限进行审查和实地考察、核实,并对有关执业人员进行现场抽查考核。经审核合格的,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核不合格的,将审核结果和不予批准的理由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其副本由卫生部统一印制。

第三条:不予登记的情形

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登记:

  • (一)不符合《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核准的事项;
  • (二)不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 (三)投资不到位;
  • (四)医疗机构用房不能满足诊疗服务功能;
  • (五)通讯、供电、上下水道等公共设施不能满足医疗机构正常运转;
  • (六)医疗机构规章制度不符合要求;
  • (七)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现场抽查考核不合格;
  • (八)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条: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事项

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应当包括以下事项:

  • (一)类别、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 (二)所有制形式;
  • (三)注册资金(资本);
  • (四)服务方式;
  • (五)诊疗科目;
  • (六)房屋建筑面积、床位(牙椅);
  • (七)服务对象;
  • (八)职工人数;
  • (九)执业许可证登记号(医疗机构代码);
  • (十)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登记事项。

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除登记前款所列事项外,还应当核准登记附设药房(柜)的药品种类。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另行制定。

第五条:分立、合并和终止的医疗机构

因分立或者合并而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申请变更登记;因分立或者合并而新设置的医疗机构应当申请设置许可证和执业登记;因合并而终止的医疗机构应当申请注销登记。

第六条:医疗机构变更登记

医疗机构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所有制形式、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注册资金(资本)、诊疗科目、床位(牙椅)的,必须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并提交以下材料:

  • (一)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署的《医疗机构申请变更登记注册书》;
  • (二)申请变更登记的原因和理由;
  • (三)登记机关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七条:内部医疗机构向社会开放

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设置的为内部职工服务的医疗机构向社会开放,必须按照规定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第八条:变更登记的办理机关

医疗机构在原登记机关管辖权限范围内变更登记事项的,由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因变更登记超出原登记机关管辖权限的,由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医疗机构在原登记机关管辖区域内迁移,由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向原登记机关管辖区域外迁移的,应当在取得迁移目的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发给的《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并经原登记机关核准办理注销登记后,再向迁移目的地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执业登记。

第九条:变更登记的审查

登记机关在受理变更登记申请后,依据规定进行审核,并按照登记程序或者简化程序办理变更登记,并作出核准变更登记或者不予变更登记的决定。

第十条:医疗机构停业

医疗机构停业,必须经登记机关批准。除改建、扩建、迁建原因,医疗机构停业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一条:校验期限

床位在一百张以上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以及专科医院、疗养院、康复医院、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和专科疾病防治机构的校验期为三年;其他医疗机构的校验期为一年。

医疗机构应当于校验期满前三个月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校验手续。

办理校验应当交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提交以下文件:

  • (一)《医疗机构校验申请书》;
  •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
  •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校验期限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受理校验申请后的三十日内完成校验。

第十三条:暂缓校验期

医疗机构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登记机关可以根据情况,给予一至六个月的暂缓校验期:

  • (一)不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 (二)限期改正期间;
  •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在暂缓校验期内不得执业。暂缓校验期满仍不能通过校验的,由登记机关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十四条:年度报告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于每年二月底前,将上年度本行政区域内执业的医疗机构名册逐级上报至卫生部,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医疗机构名册逐级上报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第十五条:公告

医疗机构开业、迁移、更名、改变诊疗科目以及停业、歇业和校验结果由登记机关予以公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司法鉴定的定义和范围

    司法鉴定的定义、范围、法医鉴定的重要性以及司法鉴定的分类。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中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的活动。法医鉴定是司法程序中的关键工作,运用医学等多领域知识对与人身有关的事项进行检验鉴定。司法鉴定分为法医类、物证类和

  •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文章介绍了诉讼时效的定义和规定,并详细阐述了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文章指出,医疗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权利人可从医疗侵权纠纷和合同违约纠纷两个角度选择诉讼案由。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和医疗鉴定流程,提醒患者及其

  • 浙江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和收费标准

    浙江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条件和收费标准。医学会对医疗事故鉴定的受理条件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不予受理的情形。浙江省制定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收费标准,明确了鉴定费用的预收和支付方式。同时,文章介绍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过程,包括专家鉴定组的职责和当事人的陈

  • 医疗事故鉴定办理时限

    医疗事故鉴定的办理时限及相关流程。医学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双方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在接到材料后的45个工作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鉴定流程包括核实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介绍专家组成员、当事人陈述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级别和法定机构
  • 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机
  • 医疗机构的登记与校验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