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错去哪找理由,如何区分责任
时间:2023-12-08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医疗过错是经常出现的一种医疗事故,医疗过错多数是由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造成的,对患者造成人身损害,发生医疗过错的时候,就需要由责任方承担责任,那么医疗过错去哪找理由如何区分责任?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医疗过错的法律责任及其区分
一、医疗过错的违规行为
在诊疗阶段,常见的医方违规行为包括:
- 未详细询问病史及必要检查就得出诊断
- 未对检验提示的异常情况作病因鉴别检查就得出诊断
- 患者病情需要留院观察未予留院观察
- 对病情复杂或危重患者未按规定请示上级医生或未及时安排院内院外会诊,或会诊未及时进行
- 护理人员没有按照护理规范、常规要求进行护理观察
- 用药不当,如违反药典、药品使用说明书或临床用药原则,滥用抗生素,违规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
- 麻醉不当,如麻醉前对病情评估不足影响手术效果,麻醉前、麻醉期间用药不当,麻醉方式选择不当,麻醉苏醒期治疗、护理不当
- 手术不当,如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时机掌握不当,手术违反相应手术操作规程,并发症的防范与处置不当等
- 术后治疗、护理不当
- 使用实验性药物或诊疗方法,没有依法充分说明风险、履行告知义务
- 病危患者的急救不符合急救原则
在病历记载中,常见的院方违规行为包括:
- 病历不完整,存在隐匿或销毁可能
- 病历存在伪造、篡改可能
- 重要病历记载与事实不符,或记载内容相互矛盾
- 告知内容没有书面记录
- 非经治医生、护士书写或无签名
- 影像资料记载的姓名、摄像时间与患者实际情况不一致
- 病理送检申请单、病理切片、检验报告互相矛盾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常见的违规行为包括:
- 医疗机构不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超范围执业
- 医务人员不具备相关资质
- 对急诊患者、病危患者存在拒绝诊治或延误诊治
- 对病情需要转院的患者拒绝转院,或转院不符合规范
- 存在过度检查
- 存在不当的使用药物或医疗器械
- 侵犯患者隐私权、名誉权、知情同意权并导致患者损害的行为
- 院方存在医疗管理上的缺陷,例如各科室协调障碍导致延误诊治等
二、医疗过错责任的区分
医疗过错行为的责任程度指在导致患者人身损害后果中的诸因素中,医疗过错行为所占比重(医疗过失参与度)。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 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 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 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 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在司法实践中,医疗过失行为参与度是确定损害赔偿责任的主要依据。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学校对学生事故承担过错责任吗
学校对学生事故的侵权责任问题。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如果事故是因学校过错造成的,学校需承担过错责任。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学校应承担侵权责任,但若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则可免责。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学校未尽到职责需承担侵权责任。同时,对于学
-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在发生医疗事故时应当承担的三种法律责任:机构自身的责任,需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相应处理;医务人员的责任,过错严重的需追究刑事责任;其他相关医务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者可被吊销执业证书。
-
女子整容死亡责任的法律规定
女子整容死亡责任的法律规定,涉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尸检程序、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措施等。法律规定需确定死因后确定责任归属,如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承担责任。整容失败者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就诊、收集证据并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交通事故中无交强险的司机和车主责任的界定
交通事故中无交强险的司机和车主责任的界定。当车主和车辆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责任由使用人承担;若车主存在过错,则承担连带责任。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先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赔偿,不足部分由相关责任人承担。国家设立救助基金垫付费用,并向责任人追偿。肇
-
医疗过错行为的法律责任
-
医疗事故导致刘某伤残案件分析
-
医疗过错参与度的评定方法及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