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在发生医疗纠纷后,以下部分病历(主观病历)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封存和启封:
1. 病程记录:指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进行连续性记录,包括首次病程记录、转科或手术后的病程记录、交班、接班记录、转科记录、阶段小结、抢救记录以及没有单页会诊单的会诊意见等。病程记录通常由管床的住院医师书写。
2. 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记录在病程记录中,包括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的查房记录,甚至还有医院领导的查房记录。
3. 会诊记录:治疗科室邀请本院或外院有关科室医师进行会诊的记录,有的称为会诊记录,有的称为会诊单。没有专页单独记录的会诊意见则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4. 讨论记录: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病例进行讨论的记录。可以记载在病程记录中,也可以是专页。
5.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在患者死亡一周内,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有专页单独记录。
作为医疗事故证据之一,病历的封存必须遵循以下注意事项:
1. 授权人:如果是被授权人,应当持病人的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背后附有病人亲笔写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应明确委托事项是复印和封存委托人在某某时段在某某医院的住院病历。
2. 病人死亡:病人亲属应持病人的死亡医学证明和身份证明,以及户籍证明来证明申请人与病人之间的亲属关系。医院才会接待。
3. 委托他人复印和封存病历:如果病人亲属委托他人复印和封存病历,除上述证明外,还应当持病人亲属身份证复印件及其授权委托书。
病历应按顺序编页码,并由医院盖章。重要的病历内容应由医院加盖确认章,其他病历可以使用骑跨章。封存的病历应在信封的三条缝处贴上封条,封条最好选用较薄的纸。然后在封条上签字、手印并注明封存日期、封存内容和页数。并且将贴有封条的封存件的外封做一个复印件,由医院盖章确认。
如果怀疑医疗事故证据的真实性,可以申请做墨迹遗留时间的鉴定。此外,医生查房时会检查病人的病情变化并书写病程记录,然后开具医嘱和处方以及检查申请单。护士执行医嘱并制作护理记录,护理记录上需注明执行医嘱的内容、执行人及执行的时间,并由执行人签字。检验报告回来后,需要将其粘贴在病历中。病人出院时,医院还会提供一份住院收费的明细单。这些文件构成了一个逻辑体系,如果医院造假,很容易找出破绽。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的详细流程。捐献者需前往相关办公室或登记站进行捐献意愿登记,并得到亲属同意。潜在捐献者经过评估后,直系亲属可确认捐献意愿。器官获取与分配遵循一定原则,并设立专家组进行公正分配。捐献完成后,遗体将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同时,为缅怀
医院观察室的病房化管理、留观病人的决定与资料要求、病情观察的严密性与及时性等内容。文章强调观察室需具备病房化管理条件,留观病人应有完整的病历、治疗计划等。观察病人时间应根据病情调整,医生需决定是否需要留观并填写相关资料。值班医护人员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器官捐献的决定权、范围及内容。器官捐献分为生前自愿捐献和死后由直系亲属决定捐献两种情况。捐献范围包括细胞、组织和器官捐赠。细胞捐赠指提取有活力的细胞群救助需要的人,组织捐赠涉及多种身体组织,而器官捐赠则是将某个器官捐献给需要移植的人。虽然植物人无法捐
如何进行器官捐献的手续流程。从填写自愿书并指定执行人开始,经过核实评估、确认捐献、通知器官获取、器官分配等步骤,完成捐献后遗体处理及纪念活动。同时,根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相关规定,强调禁止买卖器官、自愿无偿原则以及捐献条件和意愿等细节。文章内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