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应该由什么部门处理
时间:2024-10-28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现实生活中医疗事故问题经常有听说,这样的话双方需要进行协商,但是很多时候协商不了,那么对于发生医疗事故应该由什么部门处理的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一、医疗事故的处理部门及程序
1. 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事故应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处理。首先,当发生争议时,双方应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争议,可以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对事故进行鉴定。如果鉴定结果仍有争议,对结果不服的一方可以在接到鉴定报告书之日起的15日内向上一级部门申请重新鉴定。如果仍然不满意,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非法行医的处理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非法行医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不属于医疗事故,触犯刑律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二、医疗事故的注意事项
1. 注意诉讼时效
根据法律规定,患者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必须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时起一年内向医院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超过诉讼时效,患者将失去法律保护,法院可能作出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裁决。
2. 医患双方的举证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医患纠纷的证据责任分配是责任倒置。具体而言,患者在起诉时应提交与在医院就诊治疗和遭受损失相关的事实及具体数额等证据材料。而医院则需要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在对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不存在过错或过失。如果医院无法提供充分证据,则需要承担对患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
3. 选择恰当的法律、法规和证据
在医患纠纷中,应选择最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有针对性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和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同的法律规定可能导致不同的法律责任,因此选择恰当的法律依据非常重要。在诉讼过程中,应集中证据和质证,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书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及责任豁免制度
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及医疗行为责任豁免制度。医院对于医疗纠纷投诉有详细的接待规定和处理程序,包括病历管理、科室主任的职责、患者死亡后的处理、病历复印与封存、医教部门的角色以及答复患者的时限等。医疗行为豁免制度因医疗行业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
-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鉴定结论需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并详细记录每位专家的意见和讨论情况。专家鉴定组需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
-
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撰写要求
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包括填写方式、申请内容、机构类型选择、大型医疗设备清单的填写要求,以及提交时需附加的各种材料。同时,还提到了统计范围和单病种种类及价格目录的要求。
-
美容纠纷是医疗纠纷吗
-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一年还是三年
-
医疗纠纷怎么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