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或不良后果。对于医疗事故的处理,存在一定的程序和相关权利。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的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申请。
对于病员死亡的情况,其家属应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的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申请。如果需要进行尸检,则应在病员死亡后的48小时内提出申请,并由所在地卫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门进行。
医疗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时,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
如果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仍不服,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没有异议,可以就处理方案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任何一方都可以向区、县或医科大学申请处理。
对于该处理决定不服的情况,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接到处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所作的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问题。赔偿金额没有具体规定,取决于患者病情伤残等级、康复和后续治疗等因素,长期护理费用可能高达上百万。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11项,每项都有明确的计算标准和办法,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规定。
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决定权由人民法院行使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详细描述了强制医疗的申请程序,包括公安机关的强制医疗意见书、人民检察院的强制医疗申请以及人民法院的强制医疗决定。同时,对于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可以采取临时的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的流程及相关事项。文章中,双方就手术方式和医疗过程存在争议,委托法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过程遵循法定程序,包括展示专家名单、执行回避制度等。最终,专家鉴定组在审阅病历和相关材料后,进行了医疗事故争议鉴定。
中国强制医疗方式的变迁及司法化。传统上,强制医疗方式主要由医疗保护性住院、保安性强制住院和救助性强制医疗三种形式构成,但存在司法审查缺失和行政机关主导的问题。新刑诉法规定强制医疗程序,强制医疗决定权由人民法院行使,标志着该制度从行政化转向司法化。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