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监所可以调解医疗纠纷吗
时间:2024-06-02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医疗纠纷的问题,相信大家都有了解。医疗纠纷使得医患关系越发的紧张,导致人们有病不敢看,医生也怕出现医闹等行为,对此造成了很大的问题,那么对于医疗纠纷的调解也就越发重要,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卫监所能不能调解医疗纠纷。
卫生监督所的职权和医疗纠纷解决途径
卫生监督所的职权
卫生监督所是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负责承担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职责,并是卫生局的授权执法单位。其主要职责包括:
- 组织实施全市卫生监督规划和计划,对下级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 承担市卫生局交付的公共卫生、健康相关产品、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卫生监督执法任务;
- 负责市级卫生许可和执业许可的受理、审查、现场审查和证件发放的工作;组织相关单位、机构的卫生知识培训;
- 组织全市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完成公共卫生健康相关产品、医疗卫生机构的现场检测和抽检任务;协助通报监督、检测、抽检结果;
- 对公共卫生重大案件、跨县市区案件、突发事件等进行调查取证并提出处理意见,负责实施行政处罚;
- 受理卫生监督工作中的投诉、举报、法律咨询和稽查工作;
- 承办卫生法制宣传和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
医疗纠纷解决途径
国务院法制办于2015年10月31日征求意见的《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送审稿)》明确了医疗纠纷处理的途径。根据新《条例》,患方当事人提出赔偿请求时,医患双方原则上应当通过人民调解、诉讼等渠道解决纠纷。具体的解决途径包括:
- 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
- 调解解决:在有关组织或中间人的主持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双方当事人自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 仲裁解决:纠纷当事人根据仲裁协议或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由仲裁机构依法审理,作出裁决,通过当事人履行或法院强制执行解决纠纷。
- 诉讼解决:纠纷当事人一方依法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审理,作出判决或裁定,通过当事人履行或法院强制执行解决纠纷。
在上述解决途径中,仲裁和诉讼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而协商和调解则不具有。因此,当事人对协商和调解达成的协议可以反悔。选择何种途径解决医疗纠纷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
综上所述,卫生监督所不具备调解医疗纠纷的职权。在医疗纠纷发生时,当事人可以先尝试协商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可以考虑诉讼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解决医疗纠纷问题。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
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包括医患协商调解、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等。在处理过程中,医疗鉴定是重要的一环,其流程包括向市医疗鉴定委员会提起申请、受理和交费、提交陈述书等材料、选取专家鉴定组、患医陈述和专家讨论以及出具医鉴结论报告等步骤。处理
-
医院投诉管理部门的职责及相关法律规定
医院投诉管理部门的职责及相关法律规定。医院应设立投诉管理部门,统一受理投诉,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投诉管理部门还负责组织和协调全院的投诉处理工作,并汇总分析投诉信息提出改进意见。医疗事故纠纷法院的管辖权方面,基层法院管辖一般医疗纠纷案件,中级人民法
-
医疗纠纷调解的注意事项
医疗纠纷调解的注意事项。医疗纠纷调解分为行政机关、民间组织和法院附设诉讼前调解等类型。除了卫生行政机关的调解,发展其他调解方式有利于公正合理解决医疗纠纷。调解具有契约性,不强制当事人接受调解结果。医疗纠纷当事人应保留二次选择权,最终可采用其他纠纷解决
-
行政调解医疗纠纷的程序和步骤
行政调解医疗纠纷的程序和步骤。患者可在发现健康问题受损一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提交至相应卫生行政部门后,卫生行政部门将进行调查和鉴定并居中调解纠纷。调解达成协议后执行顺利,但患者方面对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持保留态度。
-
工伤保险中的报销比例
-
医疗纠纷实践中,病历的重要性及错误对待病历的问题
-
意外医疗赔偿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