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常识 > 作为医生如何处理医患纠纷

作为医生如何处理医患纠纷

时间:2023-10-21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8903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的在生病的时候都会找相应的医生帮忙治病,但因为一些原因,我们经常会发生相应的医疗纠纷问题,那么作为医生来说就看到有着相应的素质进行处理,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提供一下作为医生如何处理医患纠纷。

医患纠纷处理指南

一、严格执行医疗规章制度

为规范医疗行为,医生应认真执行病案书写制度。对于新入院病人,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病案书写;对于急、危重病人,应当当场完成。

二、重视时间概念

医生在病案书写过程中应注意时间的记录,甚至包括时、分的记录。若医生与护士在记录死亡时间上存在差异,导致争议发生,可能被认定为失去抢救机会。若急诊入院时间与入院立即抢救下医嘱时间间隔过长,也属于失去及时抢救机会的证据。若出院时间与实际出院时间不一致,患者在完成出院事宜后发生意外,但在病案首页及记录的时间上仍未出院,可能导致医院承担意外损失赔偿责任。

三、全面记录相关技术操作

临床上存在许多诊断和治疗性的操作,若病程记录未完整记录这些操作,可能引发纠纷。例如,对于发烧病人给予物理降温,若未记录此操作,患者可能投诉未得到妥善处理;对于外科骨折病人进行复位手术,若未及时记录此操作,患者出现问题时可能指责医生未进行治疗;对于产妇未记录宫口开全情况,若生产过程中发生意外,可能引发纠纷。

四、完善查房记录

上级医生在查房时应认真记录,包括疾病的诊断依据、鉴别诊断、病情分析、相关检查结果的分析、危急值的处理,病情预后预测以及治疗方案的调整等。若病案中发现上级医生从未查看过患者,可能对医院不利。

五、避免记录错误引发纠纷

医生在病案书写过程中应注意细节,避免记录不认真和书写错误导致纠纷。例如,药物剂量写错、手术部位左右写错、药品名称写错等都可能因记录不认真而引发纠纷。此外,病历的涂改、刮擦、粘贴以及字迹难以辨认也可能导致败诉。

六、加强医患沟通

医生应重视与患者的沟通,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由于患者对医学的认知有限,加上疾病困扰和心理压力,对病情、治疗方法和转归等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误解甚至曲解。因此,良好的医患沟通是维持医患和谐关系的关键。医生应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以患者知情需要为前提,以医生必要的告知为基础,适当而全面地履行告知义务。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

一、科室负责人应立即向医务科报告医疗纠纷或投诉。

二、科室应先进行调查,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控制事态,争取科内解决,防止矛盾激化。接待纠纷患者及家属,认真听取意见,针对问题解释。若患者接受解释,纠纷投诉到此终止。

三、医务科接到报告或投诉后,应及时登记,并与科室主任协商解决办法。若患者接受解决方案,处理到此终止。若患者不能接受,医务科应要求患者提供书面材料,进行调查后提出解决方案,并向分管院长汇报。与患者协商处理意见,若患者接受,处理到此终止。

四、无法解决的医疗纠纷建议患者按法定程序进行医疗鉴定。若患方采取违法行为对医院正常医疗秩序构成影响,可依法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医疗事故证据保存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以下部分病历应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

  1. 病程记录,包括首次病程记录、转科或手术后的病程记录、交班、接班记录、转科记录、阶段小结、抢救记录等。
  2. 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3. 会诊记录。
  4.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5.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医疗事故发生后,病历资料的封存程序如下:

  1. 患者本人或代理人提出封存病历申请。
  2. 科室向医务处报告。
  3. 医务处或总值班与患者或近亲属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病历的复印件,并收取工本费。
  4. 封存的病历由医务处保管,晚间及节假日由院总值班保管,次日或节假日后移交医务处。
  5. 若为抢救患者,病历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齐。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