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申诉人刘某在被申诉人某有限公司工地上工作时,从高处坠落,导致右脚胫骨粉碎性骨折和左脚跟骨骨折。双方达成一份协议,约定被申诉人某有限公司先行支付2万元人民币,并在刘某第二次手术后再行议算其他费用。2004年11月,刘某出院后要求支付第二次手术费用和伤残补助金,但被申诉人某有限公司拒绝支付。刘某委托上海市雄风律师事务所代理其工伤事故待遇纠纷。刘某认为被申诉人某有限公司未按规定进行工伤申报并拒不在其工伤认定申请书上盖章,导致无法进行工伤认定。刘某认为被申诉人某有限公司出尔反尔,拒不履行承担工伤保险待遇的承诺,侵害了其合法权益。而被申诉人某有限公司认为刘某是他人自行带入工地,与公司不存在劳动关系。公司出于道义给付了一笔费用,但不可能给予工伤待遇款项。
仲裁委员会查明,2003年7月22日,刘某进入被申诉人某有限公司承接的顶棚彩钢板安装工程工地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或劳务合同,也未约定薪资。2005年2月,上海市闵行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刘某做出工伤认定,认定其因工致残程度为八级。仲裁委员会认为,刘某的工伤已经经行政机关确认,因此被申诉人某有限公司的抗辩理由不成立。最终,仲裁委员会裁定支持刘某要求被申诉人某有限公司支付医疗费6,356.43元、交通费432元、鉴定费415.6元和工伤保险待遇3万元的申诉请求。
一起工伤死亡劳动争议纠纷案例。刘某在公司工地上工作时受伤,双方达成协议,但被公司拒绝支付第二次手术费用和伤残补助金。仲裁委员会最终裁定公司支付医疗费、交通费、鉴定费和工伤保险待遇。案例强调了工伤认定的行政确认效力,并指出了未按规定进行工伤申报的后果。
仲裁裁决书是仲裁庭对仲裁纠纷案件作出裁决的法律文书。裁决书是劳动争议仲裁机关根据已查明的事实依法对争议案件作出裁决的书面文书。仲裁裁决书是指仲裁庭在认定证据、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对当事人提出的仲裁请求或反请求及其相关事项作出决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诉讼费每件500元至1000元;有争议金额的按财产案件收费标准交纳。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
举证责任则是指当事人对自已提出的主张要提供证据进行证明,否则应承担不利后果。而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并不完全依照民法上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而是规定了一部分举证责任应当由用人单位来承担。因此,在与用人单位因加班产生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者可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