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刘某因车祸到某医院住院治疗,被告对刘某施行左髋臼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手术。
2年后,原告施行取内固定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因突然停电,被告只得改用手照明,不慎将一块25cm×40cm的纱布遗留在其体内。
术后,原告的手术伤口发炎化脓,并不断恶化,原告多方治疗不见好转。
直到一年半后,原告在解放军某医院住院治疗时,被该院诊断发现有纱布遗留体内并手术取出。
经省、市、县三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属三级医疗责任事故。据此,刘某诉至法院,要求医院赔偿14万余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即入住被告单位治疗,被告作为医疗单位应当尽职尽责,严格按照医疗的有关程序进行合理治疗,但被告未执行查对制度,违反医疗操作规程,导致纱布遗留原告体内,引起局部感染并形成窦道,构成医疗事故。判处医院赔偿患者2万余元。
按照《合同法》第122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医疗关系是一种非典型的契约关系,是指医院与患者之间就患者疾患的诊察、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形成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关系,通常称之为医疗服务合同。
患者到医院挂号,表示该医疗服务合同已经成立,在医院和患者之间产生相对应的权利义务关系按照医疗服务合同的要求,如果医院一方在医疗过程中,因医护人员的过失,造成责任事故、技术事故或者医疗差错,损害患者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后果的,属于违约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如果从过失医疗行为侵害公民健康权、生命权的角度看,医疗事故无疑又是一种侵权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患者刘某人身健康受到的损害是现实存在的,构成医疗事故构成中的损害事实;同时,刘某的健康权受到损害之后所造成的财产利益损失,包括为治疗损害所支出的财产损失也是事实存在的。
再次,因人身损害给刘某及其近亲属所造成的精神痛苦也是事实存的,都是医方的医疗违章行为所致。医疗机构存在主观过错,根据规定医疗事故责任的归责,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因而,构成医疗事故赔偿责任。
一起医疗纠纷案件,患者因病情恶化在被告芦溪县大安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最终不幸身亡。针对此事件,存在三种争议意见,分别是被告应赔偿、被告不应赔偿但应补偿、以及被告不应承担责任。争议焦点包括是否误诊、抢救时间是否延误、助理医师的资质问题以及家长的责任等。
医疗事故的分级及其中的一级医疗事故,特别是其构成要件的详细内容。一级医疗事故包括患者死亡或重度残疾的情况,分为甲等和乙等。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责任能力、过失、违法性和因果关系。这些要素在医疗纠纷中至关重要,涉及医患双方的权益。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医疗事故罪的管辖权问题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医疗事故罪的管辖权由事故发生地的公安部门行使。医务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就诊人员死亡或身体严重损害的行为构成医疗事故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严重损害就诊人员身体健康的定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