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 谁说了算
时间:2023-12-18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淄博市临淄区40岁的董某因发热到当地一家“东升诊所”看病,治疗过程中,患者突发高烧,随后转入当地医院,抢救无效去世。
医疗事故鉴定:医学会与法医学会的不同结论
背景
2009年12月14日,临淄区人民法院以“医疗事故罪”判决诊所大夫张*升有期徒刑1年。这一判决引发了对侦查、检察和审判机关在医疗事故鉴定上的矛盾性的质疑。
事故经过
2007年2月21日上午8时30分左右,40岁的董某因发热、咽疼、干咳到临淄区东升诊所就诊。诊所大夫张*升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并给予相应的治疗。然而,在输液过程中,董某出现了不良反应,最终导致其在胜利医院抢救多个小时后不幸去世。
鉴定结果
针对董某的死因,山东省卫生厅委托中华医学会进行了鉴定,结论是患者死因是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过高热、脑水肿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然而,当地公安机关委托中国法医学会司法鉴定中心进行的鉴定结论却是患者死因是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过高热,导致脑水肿及多脏功能衰竭。两份鉴定报告都认为患者是药物过敏引起的不良反应,但同时也指出了其具有不可预见性。
争议与质疑
被告张*升的辩护律师对此案进行了质疑。他指出,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都依据医学会的鉴定结论对被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然而审判机关却认定医学会的鉴定不合法,采用了民间司法鉴定机构的结论来判决被告有罪。这种矛盾性在执法上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结论
针对医疗事故鉴定的不一致结果,引发了对该领域专业鉴定的权威性和科学性的讨论。在未来的医疗纠纷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专业机构的鉴定标准和程序,以确保公正、科学的判决。同时,也需要加强执法机关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避免因不同鉴定结果而导致的矛盾和争议。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院责任案件宣判:病历丢失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无法进行
胡*斌因工伤导致的医疗事故案件。胡*斌在一家三甲医院接受手术后出现左肾萎缩问题,因医院丢失病历导致无法鉴定工伤致残等级。法院依据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判定医院承担医疗事故责任,赔偿胡*斌共计80263元。胡*斌对伤残等级鉴定提出上诉,认为赔偿金额应更高。
-
医疗事故调查报告:医疗操作过失导致严重后果
医疗事故调查报告,指出一起医疗操作过失导致的严重后果。医院未经家属同意进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操作不当导致并发症,需要二次手术修复。医院全责,构成三级丙等医疗事故,手术审批不当且违反执业医师法规定。这起事件引发深刻教训,强调治疗应建立在确实存在疾病的基础
-
医疗事故案例分析(一)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一名男性青年因恶性疟疾误诊为感冒而接受治疗,最终不幸去世。事故责任在于医生未按规定进行血检并及时确诊治疗。文章提出了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坚持各项诊疗常规等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报告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的流程及相关事项。文章中,双方就手术方式和医疗过程存在争议,委托法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过程遵循法定程序,包括展示专家名单、执行回避制度等。最终,专家鉴定组在审阅病历和相关材料后,进行了医疗事故争议鉴定。
-
《侵权责任法》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
医疗事故导致刘某伤残案件分析
-
婴儿一出生便“劫难”重重,病魔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