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月1日,刘某在谯城区五马卫生院临产住院,因怀有双胞胎难产,五马卫生院为刘某进行剖腹取胎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因大出血,五马卫生院在抢救过程中,在未经抗-HIV检测的情况下,直接从卖血者身上抽出血液输入刘某体内。2001年刘某被查出患上丙肝,2001年6月,五马卫生院为此赔偿给刘某33000元。2005年9月刘某及其子经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确认患上艾滋病。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的规定,刘-静与其子属于国家免费治疗的对象。
法院认为,被告谯城区五马卫生院对其所采供的血液,在未经抗-HIV检测,也不能证明为符合国家卫生部部颁质量标准的血液的情况下,即输入刘某体内,违反了国家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刘某之子出生于输血之后,刘某感染的艾滋病,可以传染给他,所以被告的过错与原告刘某母子二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被告应承担本案的民事责任,其应赔偿二原告因此而造成的损失。
一起医疗纠纷案件,患者因病情恶化在被告芦溪县大安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最终不幸身亡。针对此事件,存在三种争议意见,分别是被告应赔偿、被告不应赔偿但应补偿、以及被告不应承担责任。争议焦点包括是否误诊、抢救时间是否延误、助理医师的资质问题以及家长的责任等。
证明构成医疗事故罪的证据种类。包括门诊及住院病历、化验单及各类检查结果、处方及药品包装袋、手术中切除的组织、输血输液剩余液以及死者尸体等。这些证据对于认定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因医疗过错引发的纠纷案件。患者张某因咳嗽就诊被误诊为肺结核并接受治疗,后确诊为左上支气管肺癌晚期,最终死亡。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县医院和县结防所承担民事责任。作者认为虽然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存在医疗差错,医疗机构应承担民事责任。判断医疗机构是否承担
王华为妻子春梅购买康宁定期保险后,春梅因病去世,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的情况下,王华将春梅住院治疗的医院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的故事。医院因在治疗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和防范春梅的血液病,导致诊疗时机延误,最终春梅抢救无效死亡,原告要求医院赔偿各项损失共计6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