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企业债券的期限划分,企业债券分为短期企业债券、中期企业债券和长期企业债券。短期企业债券的期限在1年以内,中期企业债券的期限在1年以上5年以内,长期企业债券的期限在5年以上。
企业债券可以分为记名企业债券和不记名企业债券。记名企业债券是指在债券上登记有债券持有人的姓名,投资者领取利息时需要凭印章或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转让时需要在债券上签名,并且还需要到发行公司登记。不记名企业债券则没有这些要求。
企业债券可以分为信用债券和担保债券。信用债券是指仅凭债券发行人的信用发行的没有担保的债券,适用于信用等级高的发行人。担保债券则是指以抵押、质押、保证等方式发行的债券,其中抵押债券以不动产作为担保品,质押债券以有价证券作为担保品,保证债券则由第三方担保偿还本息。
公司债券是由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债券,非公司制企业不得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则是由中央政府部门所属机构、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发行的债券。在我国各类公司数量众多,而国有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在发达国家中,公司债券的发行无需政府部门审批,只需登记注册,发行成功与否由市场决定;而各类政府债券的发行则需要经过法定程序由授权机关审核批准。
公司债券的主要用途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更新改造、改善公司资金来源结构、调整公司资产结构、降低公司财务成本、支持公司并购和资产重组等。发债资金的使用几乎完全由发债公司自主决定,无需政府部门关心和审批。企业债券的发债资金主要限制在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革新改造方面,并与政府部门审批的项目相关。
公司债券的信用基础包括发债公司的资产质量、经营状况、盈利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同公司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公司债券的信用级别也不同。虽然担保机制可以增强公司债券的信用级别,但并非强制规定。企业债券通过政府信用和担保机制来确保信用级别,因此与其他政府债券的信用级别相似。
公司债券的发行实行登记注册制,监管机关主要审核发债登记材料的合法性、债券的信用评级、发债主体的信息披露和债券市场的活动。企业债券的发行需经国家发改委报国务院审批,发债企业的债券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40%,并要求有银行担保。一旦债券发行,审批部门不再对发债主体的信用等级、信息披露和市场行为进行监管。
公司债券是各类公司获得中长期债务性资金的主要方式,也推动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企业债券的发行受到行政机制的严格控制,发行额较低,作用较小。
公司债券与企业债券在期限、记名、担保、发行主体、发债资金用途、信用基础、管理程序和市场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投资者在选择债券投资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证券法》中关于公司债券发债额度的规定,包括额度限制的计算方法、公司债券的发行方式以及债券利息费用的相关内容。公司债券的发行额度限制为净资产的40%,具体计算时需考虑净资产额、不同债券品种等因素。债券发行方式包括溢价发行、折价发行和面值发行三种。文章
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批文中所要记载的事项。公司获得核准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35亿元的公司债券的权限,且需严格遵守中国证监会的募集说明书进行发行。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和债券的发行方式,包括溢价发行、折价发行和面值发行。
公司债券托管人的选择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券商和银行进行开户购买债券,以及办理转托管业务的方法。同时介绍了债券柜台交易的两级托管体制,托管人的权利与义务,包括为客户提供规定的托管服务、维护客户的权益等。
激励股与原始股的区别。激励股是公司为了激励员工表现或挽留人才而分配的一种股份、期权或分红;而原始股则是公司在上市前发行的股票。股权激励有行权条件,而原始股在限售期结束后可自由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