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无因管理 > 无因管理案例分析

无因管理案例分析

时间:2023-11-16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1030
无因管理的成立是需要符合其成立要件的,如果不符合这些成立的要件,那么就不是无因管理,该行为构成侵权的话,是要负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一个无因管理案例,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无因管理!

无因管理案例分析:防止侵害行为与无因管理的区别

法律焦点

本案涉及的焦点是刘某的行为是属于无因管理还是防止侵害行为。尽管二者有相似之处,但它们是不同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的法律规定和赔偿责任也不尽相同。

第一种意见:无因管理

有一种观点认为,刘某的行为属于无因管理。这是因为黄某的菜园遭受到动物的侵害,刘某并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去管理该菜园,他只是为了避免黄某的损失而进行管理,导致了财产上的损失。因此,黄某应当承担管理费用和损失。

第二种意见:防止侵害行为

另一种观点认为,刘某的行为属于防止侵害行为。他是为了防止黄某的财产遭受动物侵害而进行制止,结果自己受到了动物的损害。根据《民法通则》第109条的规定,这种行为符合防止侵害行为的特征,而不符合无因管理的特征。因此,刘某首先应当向养狗的吴某和江某请求赔偿。如果吴某和江某无力或无法全部赔偿,黄某作为受害人可以要求适当的补偿。

案例分析

本案的争议点在于刘某的行为是属于无因管理还是防止侵害行为。尽管二者有相似之处,但它们是不同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的法律规定和赔偿责任也不尽相同。

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防止侵害行为的前提条件是存在“侵害”行为,这种侵害行为必须是实际发生或正在进行中的。对于假设的或未发生的侵害行为,则不能进行防止或制止。而无因管理的前提条件是个人对自己的事务或财务一时失去控制,无法进行管理,只存在继续下去可能导致利益损失的危险。在这一点上,二者完全不同。

其次,在防止侵害行为中,涉及的主体通常有三种,即防止侵害行为人、侵害人和受益人。在没有侵害人的情况下,涉及的主体是防止侵害行为人和受益人。而在无因管理中,只涉及管理人和受益人这两种主体,没有侵害人。

第三,在防止侵害行为中,赔偿责任由侵害人承担,受益人不承担赔偿责任。只有在没有侵害人的情况下,受益人才承担适当补偿的责任。而在无因管理中,受益人必须承担管理人为管理而支出的必要费用。

最后,在防止侵害行为中,防止侵害行为人可能会受到损害,这种损害是由侵害行为所引起的。而在无因管理中,管理人的损失仅限于支付管理的必要费用。

根据以上分析,本案中的法律关系属于防止侵害行为,而非无因管理。

防止侵害行为的理由如下:

首先,防止侵害行为与无因管理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存在侵害行为。在本案中,黄某的菜园受到破坏,种植的蔬菜遭受损害。尽管因黄某不在场,暂时无法管理菜园,但无因管理本身并不存在非法侵害问题。吴某和江某的狗进入黄某的菜园并发生撕咬行为,这是一种侵害行为,并且导致黄某财产的实际损失。因此,从主要区别的角度来看,性质是明确的,不属于无因管理。

其次,当事人的实际关系与无因管理不同。无因管理只涉及管理人和本人这两种主体,不存在侵害人这一主体。然而,在本案中,侵害行为是由狗造成的,但狗是由于主人的管理不善而闯入他人的园地并侵害他人利益的。因此,狗的主人实际上是侵害人。因此,本案中的法律关系涉及到三种主体,即侵害人、受益人和防止侵害行为人,与防止侵害行为的法律关系相同。

第三,无因管理中的管理人只需支付必要的管理费用,而不会实际受到损害。然而,在本案中,刘某为了减少黄某的损失而进行制止狗的撕咬行为,结果自己受伤。这是实际的损害,而不仅仅是一般管理费用的损失。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案也不属于无因管理。

最后,从实际承担法律后果的角度来看,本案也不属于无因管理。无因管理的法律后果是受益人向管理人支付必要的管理费用,其他人没有义务支付。从本案来看,侵害行为导致刘某受伤。刘某受伤的直接原因是江某养的狗咬伤,直接承担责任的是江某。吴某的狗虽然不是直接的损害原因,但却是侵害的危险源头,因此也应承担一定责任。黄某是受益人,如果吴某和江某无力或无法全部赔偿,受益人也应适当赔偿损失。这种责任承担情况与无因管理完全不同。

通过对本案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无因管理行为的特征,并对无因管理的认定有更明确的理解。在辨析无因管理时,我们应从其成立条件入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无因管理这种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无因管理之债的法定债权能否转让

    无因管理之债的法定债权能否转让的问题。从民法和合同法的角度分析,债权并不符合财富的法律特征,因此债权转让不属于民法调整的对象。合同标的主要包括有形财富、无形财富等,债权并不属于合同标的范围,因此一般不能作为合同的标的进行转让。结论为除法律规定外,债权

  • 将委托保管的东西高价出卖是无因管理还是不当得利

    如果将委托保管的东西高价出卖,是一种无权处分。取得财产上的利益,是指因一定事实而增加财产总额。不当得利的成立须以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为首要条件,若仅致他人损害,而自己并未获得利益,即使负赔偿责任,也不构成不当得利。若仅有一方获利而无他方受损,则不能构成不

  • 无因管理的民事责任

    由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基于无因管理这一法津事实,便产生了债权债务关系;即产生了管理人与本人双方的民事责任。笔者认为,无因管理引起的民事责任包括三个方面。无因管理行为可能带来的损失除以上两个方面外,还包括给他人带来的损失,无因管理是一种合法行为,但如客观

  • 侵权责任与无因管理的竞合

    民事责任竞合在实践中最常见的就是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就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而言,是指一个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同时符合违约行为的要件和侵权行为的要件,从而导致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一并产生,且基于一个不法行为产生的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相互交叉重叠的法律

  • 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
  • 无因管理的法律意义
  • 无因管理的诉讼时效如何中断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