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无因管理 > 无因管理的类型及法律效果

无因管理的类型及法律效果

时间:2024-06-04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1048
(一)无因管理类型

我国民法通则对无因管理的分类及法律后果

一、无因管理的分类

根据学理上的不同分类,无因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无因管理和准无因管理:根据是否具备无因管理的主客观要件进行分类。无因管理完全具备无因管理的主客观要件,准无因管理只具备无因管理的客观要件,而不具备无因管理的主观要件。准无因管理又可分为三种类型:不法管理、误信管理和幻想管理。2. 真正无因管理和不真正无因管理:根据管理人是否具有法律上的义务进行分类。真正无因管理是指管理人没有法律义务,为本人管理事务。根据管理人履行义务的适法状态,真正无因管理又分为正当的无因管理和不正当的无因管理。不真正无因管理包括误信管理和不法管理。

二、不同类型的无因管理的法律后果

不同类型的无因管理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1. 真正无因管理的法律效果:真正无因管理是指管理人具有为本人管理意思,无法律义务而为本人管理事务。这种无因管理产生两方面的法律效果。首先,真正无因管理阻却违法性,使无因管理成为合法行为,排除对他人事务干涉的侵权性。其次,在管理人与本人之间产生法定的债权债务关系。2. 不真正无因管理的法律效果:不真正无因管理是指在管理人明知系他人事务,却故意当成自己事务或误信他人的事务为自己的事务或误信自己的事务为他人的事务而加以管理的情形下,本人主张为无因管理的。不真正无因管理的法律效果为,首先,不能阻却违法性,即不真正无因管理仍属违法行为。其次,往往加重管理人的责任。

适法无因管理的构成及法律要件

适法无因管理是指管理人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他人管理事务,所管理事务利于本人,并不违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的意思。1. 适法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

适法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包括两个方面。首先,管理人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其次,管理事务利于本人,并不违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的意思。2. 适法性的要件:

所谓管理事务利于本人,指管理事务之承担对本人实质有利,客观上有益,例如救火、救落水的人等。这种对本人的有利行为指的是管理行为本身,而不是指管理行为的结果。管理事务是否利于本人,并不违反其意思,必须于事务管理时既已具备。管理事务是否利于本人,应结合一切与本人、管理人及事务的种类性质客观决定。所谓明示的意思,是指本人事实上已表示的意思。而本人可推知的意思,是指本人并没有明示,但依管理事务在客观上加以判断,采用通常人的标准,推断管理行为本身与本人在客观利益上是一致的,符合本人的意思。然而,有时管理人虽然违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的意思而为事务管理,但其管理系为本人尽公益上的义务,或为其履行法定扶养义务,或本人之意思违反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管理人的管理行为仍是适法的。这是公序良俗原则在法律上的体现,为多数国家所肯定,在无因管理法律制度方面也不例外。例如,德国民法规定了不管理事务的情形,即不能适时履行本人公益上之义务,或本人法定之抚养义务者,则无因管理是否违反本人之意思,在所不问。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也有类似规定,对于管理人违反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而为事务之管理者,对于因其管理所生之损害,虽无过失,亦应负赔偿之责。然而,如果管理人的管理系为本人尽公益上之义务,或为其履行法定扶养义务,或本人之意思违反公共秩序善良风俗者,不适用赔偿责任的规定。根据学者的研究,我国大陆学者多采用台湾学者王泽鉴的分类方法,并对无因管理的法律后果进行讨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无因管理事务的消灭及其后果

    无因管理事务的消灭及其后果,包括自然消灭和人为消灭两种情况。自然消灭是由于事务本身性质所决定,经过一定时间后自然消失;人为消灭则是由于管理人或他人的行为导致。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无因管理债务的消灭原因,包括管理人意志改变、受益人委托管理人管理、管理

  • 无因管理的民事责任

    由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基于无因管理这一法津事实,便产生了债权债务关系;即产生了管理人与本人双方的民事责任。笔者认为,无因管理引起的民事责任包括三个方面。无因管理行为可能带来的损失除以上两个方面外,还包括给他人带来的损失,无因管理是一种合法行为,但如客观

  • 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

    无因管理法律制度源于古罗马法,近代各国民法建立相应的无因管理法律制度。无因管理法律制度倡扬社会互助的道德追求,确认无因管理的合法性,以阻却管理行为的违法性,体现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在性质上,无因管理是一种事实行为。不当得利之债既不同于合同之债,也不同

  • 无因管理法律效果是如何的

    无因管理之债发生后,管理人享有请求本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的债权,本人负有偿还该项费用的债务。无因管理是一种法律事实,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无因管理之债的产生是基于法律规定,而非当事人意思。

  • 能强制执行公司财产清偿股东债务吗,无因管理人的义务
  • 无因管理属于什么行为
  • 第三人代理履行和债务转让之间的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