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企业债务 > 吸收合并是否属于债务重组

吸收合并是否属于债务重组

时间:2020-07-21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1200
吸收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合并成一家企业。现代社会的企业越来越多,形式也千差万别,有些企业转型选择吸收合并形成新的发展模式。那么企业间吸收合并是否属于债务重组呢?部分不发生概括性转移的解释是怎样的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带您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法律知识吧。

一、吸收合并是否属于债务重组

属于。吸收合并涉及债务处理,原则上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的司法解释》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原则,但也存在例外,本条规定即是此种情形。从企业合并的程序角度看,企业合并时,合并企业各方应当由授权的代表拟定并鉴定合并协议。合并协议的内容包括存续公司(吸收方)章程内容变更、是否限制股份转让、合并之际存续公司发行的新股总额、向解散企业股东分配新股的方法、存续企业增加的资本额、公积金、支付给解散企业股东的金额(在调整合并比例时可能需要)、合并各方有关讨论合并决议的股东大会召开事宜、合并期日、各企业合并之前分配盈余、董事、监事的选任等。然后公示合并协议、召开股东大会承认合并协议、启动债权人保护程序、实施合并协议(股份的分配)、合并登记。吸收合并后,被合并企业消灭,并且属于不必清算即可发生的消灭,所以被合并企业的权利和义务概括性向吸收企业转移。从以上程序看,在整个合并期间合并各方对各自与对方的资产状况是了解的,至少是有充裕的时间和可行的途径来了解合并中的彼此,再加上公示程序和登记程序,我们可以下结论说,合并各方应当对彼此资产状况进行了解,也正是这样的背景下,才发生被合并企业权利与义务概括性转移于吸收企业的法律后果。因此,存续企业如果以对被合并企业的资产状况不明为由对抗债权人,当然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

二、部分不发生概括性转移的解释

实践中仍然存在合并中信息披露不充分的情况,尤其在经济转型、法制不完备的国家此种情形更加不能避免。为了平衡吸收企业原股东和新股东之间的利益,分散风险,司法解释例外规定在本条描述的情况下,被吸收企业的债务可以部分不发生概括性转移。本条解释分两种情况:

(一)对于隐瞒或者遗漏的债务,债权人已通过申报的形式向吸收各方声明的,隐瞒或者遗漏债务已经被披露,因此,司法解释规定仍然由兼并方承担。这符合企业兼并的一般原则。因为隐瞒或者遗漏的债务已经被披露,所以存续企业不会无视自身利益仍然以原先确定的合并比率进行吸收合并,合并各方重新协议确定合并事宜是当然的选择(如果双方还存在合并基础的话)。如果合并已经完成,存在企业当然就隐瞒或者遗漏的债务需要向集散企业股东讨一个说法,或者是重新确定合并比率,或者是支付给吸收企业股东金额,即赔偿。司法解释肯定了后一种方法,即由兼并方“向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出资人)追偿”。

(二)合并程序中当事人履行了合并公示的要求,启动了债权人保护程序,但债权人在合并程序中未申报权利,隐瞒或者遗漏债务始终处于未披露状况的,作为体外情况,司法解释规定存续的企业作为兼并方不承担该部分债务。隐瞒或遗漏债务由“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出资人)承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问题及分析

    中国债务重组准则的问题,指出了新债务重组定义的不足点。其中,“财务困难”不能独立作为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因为对于续营价值小于清算价值的财务困难企业,应该进行破产清算。此外,对债权人让步的硬性规定存在问题,应该包括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的情况,无论

  • 公对公打错钱了怎么办

    公对公打错钱时的处理方法。出现打错的情况时,错打钱的公司需出一个情况说明,给出原因并盖公章后给收款方,收款方应将货款原路返回。如果是本地区同一银行转账发现错误,银行会进行复核并无法转出;若是跨行跨区转账或电汇,需通过更正函或者退款重汇的方式解决。此外

  • 债务重组的程序及流程

    债务重组的程序及流程,包括提出重整申请、审查重整申请、指定管理人、通知债权人、债权申报和审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债务人自行管理财产和经营事物、提交重整计划草案等步骤。在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如果债务人成功执行并使公司恢复良好状态,重整程序会结束;如果无

  • 企业合并法律事务的程序

    企业合并的法律事务程序。公司合并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程序及相关法律资料准备。合并后企业应承继被合并企业的纳税义务和债务。特殊重组的吸收合并可限额弥补被合并企业的亏损,而一般重组则不能。企业应避免通过合并避税行为,遵守法律法规以确保合法

  • 债务重组的法律概念
  • 仅延长付款期限是否构成债务重组?
  • 房子抵押贷款注意事项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