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不良债权的处置流程通常如下所示。首先,确定拟处置的标的物,可以是一户债权,也可以是多户债权,即组包。资产管理公司有时会根据资产特点主动组包并招商,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根据客户的需求确定处置标的。如果没有人提出购买意向,这些资产通常会先放置在那里。确定处置标的后,大多数项目需要进行处置公示,即在报纸和资产管理公司的网站上公示。
除了对于损失类债权或可以回收本金的债权,其他债权基本上都需要进行评估。对于不配合评估或财务制度不健全的企业,还需要请律师进行财产调查;对于法律关系复杂的情况,需要律师出具意见。
评估结果是债权定价的重要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资产管理公司在评估结果出来后,与投资者商定交易价格和交易结构。但往往是在评估和谈判同时进行。
资产管理公司项目组编写处置方案,并进行报批。参与审批的人员不得参与项目处置。有些项目办事处有权批复,但损失较大的项目还需要报总公司批复。
获得批复后,选择拍卖行,拍卖行再刊登拍卖公告并组织拍卖。当然,有些项目可以通过协议转让,无需进行拍卖程序。有的项目可能采用招标形式,有的项目可能采用竞价形式。不论采用何种形式,公开是首选,协议形式很少使用。
协议版本由资产管理公司提供。
付清款项后,资产管理公司将移交借款合同、催收通知、抵押权证的资料,并通知债务人和担保人债权已转让,要求其向购买方履行还款义务。
资料审查包括审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或资产所有权的法律文书,如借款合同、担保合同、证明担保或抵押权利存在的其他法律文书等。
债务人的资信调查主要涉及债务人的主体资格、组织形态、股本结构、分支机构情况等;债务人的历史经营情况、对债务的态度、是否有逃废债的倾向等;现实经营状况、主要经营业务、产品的市场情况、债务人的总体负债情况、对外担保情况、对外投资情况以及债权情况等。现场检查要求资产管理公司的相关人员和法律顾问人员结合已有资料,对企业的住所、人员、资产实物状态、抵押或质押资产的存在状态及管理现状等进行实物和资料对照核查。
在资料审查和现场核查的基础上,对拟接收的不良资产进行评估分类,并制定接收方案和初步的处置意见。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各种担保的有效设定均有详细、明确的规定。在担保设定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避免因为担保单位的资质能力、担保条款的设定不规范、不明确,以及担保设定程序不符合法律要求等原因导致担保无效或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债权人出让人(国有商业银行)、债权受让人(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债务人、担保或抵押人之间签署《债权转让协议》是债权转移至资产管理公司的必要法律程序。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和受让人的合意即使债权转让具备特定的法律效力,但债权人和受让人对债务人负有通知的义务。担保人在转让协议上签字的法律效力仅限于对债权转让这一法律事实的确认,如需变更抵押权或延长抵押效力,则需要在《债权转让协议》中约定新的条款,并根据需要办理登记或延展。
不良资产债务诉讼时效的确认方法,包括我国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重新计算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不良资产收购的注意事项,如债权转移条件、对债务人调查、审查其他抵押权或担保物权、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审查受让债权的法律时效问题。最后,文章介绍了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在资产合计中的地位和分类,包括实物类不良资产、债权类不良资产和股权类不良资产。文章还介绍了与不良资产收购、清收相关的法律依据以及不良资产收购时需要注意的方面,包括合法有效的债权转让、对债务人进行全面调查、审查其他担保物权等。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
债务重组的特征,主要涉及到财务困难的公司。债务重组涉及多方关联方,包括可能介入的政府,其损益难以衡量。此外,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债务重组协议的内容,包括偿还债务、利息计算、违约处理、逾期处理、权利保留、行为限制、担保责任和其他约定等条款。
资产管理公司有时是根据资产特点主动组包并进行招商,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根据客户提出的需求确定处置标的。因为要处置的资产很多,没人提出购买的话,一般先放置在那里。参与审批的人员不参与项目处置。付清款项后,资产管理公司将移交借款合同、催收通知、抵押权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