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不良资产处置的周期为半年至一年。具体的处置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要处置的标的物,并进行相应的公示。
在确定处置标的后,需要对其进行尽职调查,包括对资产的评估、审查相关合同和文件等。
根据尽职调查的结果,进行与债务人或保证人的谈判,寻求达成一致意见。
在谈判达成一致意见后,需要将处置方案报批,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经过批准后,可以进行拍卖程序,以获取最佳的处置结果。
在拍卖结束后,与买方签订相应的合同,并进行付款。
最后,进行债权的交接手续,并发布债权转让公告。
不良资产处置的相关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加强金融机构依法收贷、清收不良资产的法律指导意见》。
金融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措施,对逾期贷款进行催收:
催款通知书是债权人主张权利的凭证,可以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金融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借款人、保证人的财产,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当债务人无力履行债务,而债权人享有其他债权却未行使时,金融机构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当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或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时,金融机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以上行为。
若金融机构与债务人之间互负有到期债务且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金融机构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
债务人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债务时,金融机构可以要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
对无法通过以上手段收回的贷款,金融机构可以申请借款人、保证人破产。
企业不良资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实物类不良资产主要指因市价持续下跌、技术陈旧、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设备、房屋建筑物以及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存货、在建工程等具有实物形态的不良资产。
债权类不良资产是指长期难以回收的、预计可能产生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担保损失及其他不良债权。
股权类不良资产是指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
不良资产债务诉讼时效的确认方法,包括我国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重新计算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不良资产收购的注意事项,如债权转移条件、对债务人调查、审查其他抵押权或担保物权、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审查受让债权的法律时效问题。最后,文章介绍了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在资产合计中的地位和分类,包括实物类不良资产、债权类不良资产和股权类不良资产。文章还介绍了与不良资产收购、清收相关的法律依据以及不良资产收购时需要注意的方面,包括合法有效的债权转让、对债务人进行全面调查、审查其他担保物权等。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
债务重组的特征,主要涉及到财务困难的公司。债务重组涉及多方关联方,包括可能介入的政府,其损益难以衡量。此外,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债务重组协议的内容,包括偿还债务、利息计算、违约处理、逾期处理、权利保留、行为限制、担保责任和其他约定等条款。
资产管理公司有时是根据资产特点主动组包并进行招商,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根据客户提出的需求确定处置标的。因为要处置的资产很多,没人提出购买的话,一般先放置在那里。参与审批的人员不参与项目处置。付清款项后,资产管理公司将移交借款合同、催收通知、抵押权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