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归属 > 能否通过购买作品取得著作权

能否通过购买作品取得著作权

时间:2024-12-09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1278
在知识产权中,对于著作权的规定由专门的著作权法条。其中就有对于著作权的取得方式有相关规定,即对当事人作品发表的权力保护。那么,能否通过购买作品取得著作权?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能否通过购买作品取得著作权

根据著作权的注册取得和自动取得两种制度,不能通过购买作品取得著作权。

注册取得制度

注册取得制度是指著作权的取得需要进行登记注册的条件。只有完成登记注册后,作品才能产生著作权。这种制度也被称为“有手续主义”。

自动取得制度

自动取得制度是指当作品完成创作时,作者自动取得作品的著作权,无需履行其他手续。这种取得著作权的方式被称为“无手续主义”或“自动保护主义”。根据中国《著作权法》第2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无论是否发表,自作品完成创作之日起就享有著作权,并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对于外国人的作品,如果首次在中国境内发表,也享有著作权。外国人在中国境外发表的作品,根据其所属国与中国签订的协议进行保护。

可以看出,中国的著作权取得制度更倾向于自动取得制度。

著作权取得条件是什么

实质条件

实质条件是指法律对作品的要求。一种标准是只要特定的思想或情感被赋予一定的文学艺术形式,无论作品是否已经以物质形式被固定下来,都可以被认为是受保护的作品。另一种标准是除了具备作为作品的一般条件,即以某种文学艺术形式表现外,还要求这种形式通过物质载体被固定下来,才能获得著作权保护。根据《伯尔尼公约》第二条规定,对未以物质载体方式固定下来的作品是否提供著作权保护,由各国自行决定。中国采用第一种标准,口述作品等也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保护对象。

形式条件

形式条件是指作品完成后是否需要附加其他条件或履行一定的法律手续才能获得著作权。主要分为三种做法:

第一种做法是作品的产生即自动取得著作权。对于外国人或同一国际公约缔约国之外的人,作品在该国出版或以其他形式被使用后,著作权自动取得。这被称为“着作权自动取得原则”或“无手续原则”,在已建立著作权法制的国家中,大多数采用这一原则。

第二种做法是除了作品的创作外,还需要进行登记手续才能获得著作权。不同国家对于登记的时机和办法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上,《大清着作权律》、《中华民国着作权法》以及台湾地区的《着作权法》都曾实行过登记制。有些国家虽然实行登记制,但并不以登记作为获得著作权的条件,而是作为确认著作权和方便国家有关部门有效收藏作品的手段。《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并没有关于作品登记获得著作权的规定。因此,这两个公约的实行作品登记制的成员国,要求登记的规定只对本国作者有效,对其他成员国的作者的著作权保护并不要求登记。

第三种做法是以加着作权标记为取得著作权的条件,无需再履行其他手续。这是一种有条件的自动保护办法。例如,美国法律要求作者在作品的复制件上加注着作权标记。《世界版权公约》也承认这种做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小说版权登记流程及时限

    小说版权登记的流程及时限,包括登记程序和办理时间。文章还明确了版权登记与注册的区别,介绍了我国修改的《著作权法》中关于著作权的具体权利形式,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同时,文章还提到了数字化形式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以及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

  • 著作权中的人身权是否可以转让

    我国《著作权法》中关于人身权的规定,明确指出人身权是不可转让的。人身权与特定个人密切相关,具有专属性和绝对性,不能用金钱衡量。尽管人身权与财产权有联系,但仅仅是财产关系产生的基础,而不是转让的对象。只有著作权的财产权可以进行转移。

  • 同人小说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问题的考量

    同人小说的合法性及其是否构成对原著的侵权问题。需从改编权和使用原著元素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两方面评估同人小说是否侵犯改编权。同时,也要关注同人小说是否对原著进行歪曲或篡改,损害原著作者的名誉。同人创作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较难认定侵权,但需注意营销方面的区

  • 什么情况不会侵犯著作权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不侵犯著作权的几种情况。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可以使用已发表作品,报道时事新闻引用作品,免费表演已发表作品等情况下使用作品不会侵犯著作权。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其他特定情况下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的许可,并详细列举了各种情况的具体要求和注

  • 影楼摄影的版权纠纷解析
  • 能否通过购买作品取得著作权
  • 如何对App的版权进行保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