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商业秘密 > 法律对商业秘密是怎么限制的,什么是商业秘密

法律对商业秘密是怎么限制的,什么是商业秘密

时间:2020-07-21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2459
商业秘密,因为其具有经济价值和其他一系列特性,得到法律保护接受法律的调整。那么,法律对商业秘密是怎么限制的,什么是商业秘密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供您阅读,希望能帮您答疑解惑,请仔细阅读下文。

一、法律对商业秘密的限制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其第二十三条第二及第三款规定“依据前项评价、分析受保护的布图设计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布图设计的”和“对自己独立创作的和他人相同的布图设计进行复制或者将其投入商业利用的”的这两种行为,是可以不经布图设计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该规定表明了反向工程在一定条件下为不侵犯专有权的行为。

二、什么是商业秘密

所谓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我国目前尚未出台“竞业避止”方面的法律法规,竞业避止目前大都是通过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来实现的,例如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中设定竞业避止条款。我认为,竞业避止条款大大限制了劳动者的自由选择职业权,是与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相违背的,因而是无效的。但如果这一条款是基于双方自愿,且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因竞业避止所导致的损失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的话,则可视为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给付一定报酬的情况下对自己权利的一种放弃,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视为有效。虽然用人单位一般不能以竞业避止条款限制劳动者的自由选择职业权,但用人单位可要求劳动者履行保守单位商业秘密的义务,从而很好地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员工当然可选择离开企业,也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原行业工作,但他的工作不得侵犯原单位的商业秘密,也就是说不能将原单位属于商业秘密的技术成果或经营信息擅自对外披露、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否则就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竞业避止条款并不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最佳方式,企业完全可通过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或在公司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员工负有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密协议

    保密协议的相关内容。协议涉及保护甲方的秘密信息,包括技术信息、专有技术、经营信息等,乙方承担保密义务。协议规定了保密期限、保密费的数额及支付方式,以及违约责任。双方签字后协议生效,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 会员招募协议

    会员招募协议的细节,规定了甲、乙双方在会员招募工作中的权利与义务。乙方需保守甲方商业秘密,违约需承担责任。乙方按招募会员收费金额的一定比例抽取佣金,并在甲方收到全额款项后支付。双方发生争议应协商,如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 商业秘密的定义与保护

    商业秘密的定义、重要性及其保护制度。商业秘密指未公开、具实用性并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技术和经营信息。劳动者有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现行保护制度主要基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对企业竞争力和生存发展至关重要,集体协商代表也应遵守保密义务。

  • 蛋糕店工作规范与管理制度

    蛋糕店的工作规范与管理制度,包括行为准则、工作态度、工作要求和员工的工作纪律及考勤制度。文章强调了保守商业秘密、提高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并要求员工遵守规章制度,爱护公物,尊重同事劳动成果。同时,详细说明了工作时间、考勤和休假种类及待遇等相关内

  • 会员推广合作协议
  • 刑事辩护人的保密义务及权利
  • 是否可以拒签相关竞业限制协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