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商业秘密 > 法律对商业秘密是怎么限制的,什么是商业秘密

法律对商业秘密是怎么限制的,什么是商业秘密

时间:2020-07-21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2459
商业秘密,因为其具有经济价值和其他一系列特性,得到法律保护接受法律的调整。那么,法律对商业秘密是怎么限制的,什么是商业秘密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供您阅读,希望能帮您答疑解惑,请仔细阅读下文。

一、法律对商业秘密的限制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其第二十三条第二及第三款规定“依据前项评价、分析受保护的布图设计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布图设计的”和“对自己独立创作的和他人相同的布图设计进行复制或者将其投入商业利用的”的这两种行为,是可以不经布图设计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该规定表明了反向工程在一定条件下为不侵犯专有权的行为。

二、什么是商业秘密

所谓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我国目前尚未出台“竞业避止”方面的法律法规,竞业避止目前大都是通过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来实现的,例如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中设定竞业避止条款。我认为,竞业避止条款大大限制了劳动者的自由选择职业权,是与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相违背的,因而是无效的。但如果这一条款是基于双方自愿,且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因竞业避止所导致的损失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的话,则可视为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给付一定报酬的情况下对自己权利的一种放弃,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视为有效。虽然用人单位一般不能以竞业避止条款限制劳动者的自由选择职业权,但用人单位可要求劳动者履行保守单位商业秘密的义务,从而很好地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员工当然可选择离开企业,也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原行业工作,但他的工作不得侵犯原单位的商业秘密,也就是说不能将原单位属于商业秘密的技术成果或经营信息擅自对外披露、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否则就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竞业避止条款并不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最佳方式,企业完全可通过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或在公司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员工负有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密和竞业禁止补充协议

    保密和竞业禁止的相关内容。在保密义务方面,规定了员工在合同期限内及解除/终止日后的竞业禁止期内,不得使用和披露公司的保密信息,且相关的知识产权归公司所有。保密内容包括交易秘密、经营秘密、管理秘密和技术秘密。在竞业禁止方面,员工未经公司同意不得兼职、参

  • 劳动合同

    关于劳动合同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教师岗位的聘任、聘期、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商业秘密、工作纪律及奖惩办法等方面。合同中规定了对乙方的岗位职责、工作时间调整、请假、教学要求等内容,同时也明确了甲方的管理和奖励制度。合同

  • 合同定义与合同项目

    甲方聘请乙方作为产品传播推广合作单位的合同定义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详细规定了乙方的推广任务、甲方的支持、合作期限及付款方式等。乙方需保证合法开展市场传播活动,不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并在合作期间不得从事相同性质产品的传播服务。合同期限及续签、终止事

  • 公司保密协议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

    公司保密协议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保密协议需遵循公平平等原则,保护商业秘密的同时不侵犯劳动者权益。协议中需明确商业秘密的范围、保密和竞业禁止的期限、保密费或补偿费的约定和支付以及违约责任。协议需符合劳动法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 不公开的庭审是否可以旁听
  • 竞业限制仲裁管辖
  • 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的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