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签竞业限制协议是劳动者的权利,但是是否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另外一回事。
劳动合同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相关事项,这是法律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其中忠实义务包括禁止行为清单的一部分:竞业禁止。具体而言,高级管理人员未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同意,不得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也不得自营或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同时,还不得擅自披露公司的商业秘密,以及违反其他忠实义务。高级管理人员的保密义务是法定的且无偿的。一般来说,高级管理人员包括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等。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平等民事主体关系,双方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除了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外,一般劳动者也可以与用人单位达成关于商业秘密和竞业限制的约定,具体条款或协议的效力应参照合同法相关规定进行认定。公司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可以自主定义高级管理人员,并根据行业、主营业务、商业模式等要素划定高级管理的范围。
劳动合同中对保密条款进行宽泛约定,并不一定意味着劳动者必须履行竞业限制协议。竞业限制条款或协议应当具体且具备可操作性,对保密事项、限制行为、补偿对价、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约束,劳动者才有履行的义务。
关于保密事项的约定,应包括保密范围、保密事项和保密措施等内容。用人单位约定的限制行为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自身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优势,保障合法经营,避免因商业秘密的泄露或被使用而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失。一般而言,限制行为会采取抽象概括和具体列举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劳动者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在与原单位经营范围、业务领域等高度交叉重合的单位、具有竞争关系的单位或竞争对手的关联单位等任职,也不得自行经营与原单位相同的业务。约定的期限超过法定期限则无效,法定期限为两年。
关于补偿对价,当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时,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后,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如果按照该规定计算的月平均工资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则应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月平均工资包括应得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张某起诉黄某违反竞业禁止义务一案。黄某退股后仍从事物流经营业务,导致张某经济损失。经过庭审,法院判决黄某赔偿张某各项经济损失共计48万余元。竞业禁止义务指禁止相关人员从事与原单位有竞争的业务或成立同类企业。黄某未遵守协议约定,违反了竞业禁止条款。
负有竞业限制的员工的举证责任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员工在提出竞业限制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包括竞业限制协议和履行情况等证据。用人单位掌握相关证据时应当提供,否则承担不利后果。申请仲裁时需提交书面申请或口头申请,并遵守竞业禁止期限规定,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原告与被告之间劳动纠纷的仲裁裁决。裁定书中涉及了原告与被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竟业禁止条款的有效性争议、适用劳动合同法的争议以及违约金的裁定等内容。仲裁委员会认为《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中的部分条款违反法律规定,判定协议中的部分条款
违反竞业限制造成实际损失的举证责任问题。用人单位需证明与劳动者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并承担劳动者违约和实际损失举证责任。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证据包括劳动合同、社保缴纳、个税缴纳等。法院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违约金进行调整,若用人单位在工资福利待遇中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