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标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引起的纠纷。这为愿意通过自行协商解决方式的当事人提供了一种途径。商标专用权属于民事权利范畴,当事人有权处分自己的权利,允许当事人协商解决,也是对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民事处分权的一种尊重。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方式解决纠纷,方便、简易,有利于迅速解决问题,减少社会矛盾,节省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
如果当事人不愿意通过协商方式解决纠纷,或者经过协商后没有达成协议,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根据《商标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权提起诉讼。在商标侵权纠纷中,原告应当是权利受到损害的一方当事人,如商标注册人、商标使用合同中的被许可人等。而实施侵权行为的一方当事人,则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后,除了向人民法院起诉以外,还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根据《商标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意味着请求其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通过行政执法查处商标侵权行为,打击商标侵权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对因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引起的赔偿数额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后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获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商业标记的条件和流程。包括注册商标和获得专利权的要求,只有符合相关规定才能受到保护。例如商标注册要经过初步审定公告和异议期等流程;而申请专利的主题必须属于专利法定义内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且具有新
《商标法》第六十条 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又称商标侵权行为,是指一切损害他人注册商标权益的行为。上述这些行为尽管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会对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损害,因此也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
《商标法》第五十一条违反本法第六条规定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申请注册,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本条是在原商标法第47条规定基础上修改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