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要约 > 交叉要约是否成立合同

交叉要约是否成立合同

时间:2021-10-21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3612
在生活中购买商品的时候总离不开讨价还价,而这种行为在法律上被称为交叉要约。对于交叉要约是否能够成立合同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一、交叉要约是否成立合同(《合同法》有效期截止于2020年12月31日)

交叉要约本身并不能成立合同,因为双方都是向对方发出要约,只有当对方正式表示接受时,双方意思表示才达成一致,所以,即使在交叉要约的场合,双方也可以拒绝对方所发出的要约。承认交叉要约将成立合同,将否定要约人的撤回权和撤销权。这种观点更为有利于保护订约双方的利益,使双方都可以享有撤回要约和撤销要约或者拒绝承诺的权利,但如果在两个要约的有效期内,双方都不作拒绝的明确表示,为了促进交易,可推定为互有承诺,使内容一致的要约达成合意,合同得以成立。

之所以如此认为,是因为在交叉要约的情况下,虽然双方的要约意思表示—致,可以据此预测相互可能达成订约协议,但不能推断双方必然订约。交叉要约毕竟只是订立合同过程中的要约阶段,不能得出必须相互承诺的结果,因而不能直接成立合同。

《合同法》第2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

(一)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二)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三)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四)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要约什么时候生效

要约的生效时间首先涉及到要约从什么时间开始生效,这既关系到要约从什么时间对要约人产生约束力,也涉及到承诺期限的问题。我国《合同法》第16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可见我国法律采纳了到达主义。但对于要约的生效时间还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送达并不一定实际送达到受要约人及其代理人手中,只要要约送达到受要约人所能够控制的地方(如受要约人的信箱等)即为到达。如果要约人未特定限制时间,应以要约能够到达的合理时间为准。

(2)在要约人发出要约但未到达受要约人之前,要约人可以撤回或修改要约的内容。

(3)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受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三、最新资讯(开始时间2021年1月1日)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

(一)要约被拒绝;

(二)要约被依法撤销;

(三)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四)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承诺的效力如何体现

    承诺的定义、生效条件以及效力的体现方式。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其生效需满足主体、内容、期限等条件。承诺的效力体现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合同在承诺生效时成立。此外,还讨论了承诺迟到和失效的情况。

  • 规定承诺的期限的法律后果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承诺期限的法律后果。合同中约定了承诺期限,若受要约人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承诺,要约将失效,合同不成立。承诺应以通知方式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起点计算上,如果是信件方式,从邮戳日期开始计算;如果是电报或电话等方式,从要约到

  • 承诺迟到的法律后果

    关于承诺迟到在法律上的后果。在《合同法》规定下,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的承诺,如果因非自身原因导致迟到,仍可视为有效承诺;若是自身原因导致,原则上不被认可,但要约人可以选择接受。此外,对于不在规定范围内的迟到承诺,建议适用相关规则。承诺是合同成立的

  • 法律中承诺合同的效力

    法律中承诺合同的效力问题。首先确定了承诺生效的标准,即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并详细解释了承诺生效时间的判断依据。接着阐述了承诺迟延和承诺撤回两种情况,包括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具体操作要求。承诺的生效时间以到达要约人时为准,承诺撤回必须在承诺生效前进行。整体

  • 要约撤销的限制性条件
  • 承诺的方式
  • 承诺生效时间的规定方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