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 > 刑法的公民私人所有财产的范围是什么

刑法的公民私人所有财产的范围是什么

时间:2021-10-19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4136
法律中的许多名词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以便在实际中具体应用它,其中刑法的公民私人所有财产的范围是什么,如何进行界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一、刑法的公民私人所有财产的范围是什么

《刑法》第九十二条

本法所称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是指下列财产:

(一)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资料;

(二)依法归个人、家庭所有的生产资料;

(三)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合法财产;

(四)依法归个人所有的股份、股票、债券和其他财产。[解释]本条是关于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具体包括哪些范围的规定。

本条规定的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1.公民的合法收人、储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资料。“合法收入”是指公民个人的工资收入、劳动所得以及其他各种依法取得的收人,如接受继承、馈赠而获得的财产等。“储蓄”是指公民将其合法的收人存人银行、信用社及其所得的利息。“房屋”是指公民私人所有的住宅。“其他生活资料”主要是指公民的各种生活用品,如家具、交通工具等。上述生活资料的获得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非法占有的生活资料不受法律保护,如贪污受贿得到的钱财,法律不但不予保护,反而应当没收。

2.依法归个人、家庭所有的生产资料。包括各种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如拖拉机、插秧机等机器设备,耕种的庄稼,用于耕种的牲畜,饲养的家禽、家畜,自己种植的树木以及其他用于生产的原料等。

3.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合法财产。个体户包括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承包合同规定从事商品经营的,为农村承包经营户。”因此,个体户是以个人或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其合法财产属于该个人或者家庭所有。《私营企业条例》规定:“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八人以上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包括四类:

(1)独资企业,是指独家投资经营的企业;

(2)合伙企业,指二人以上按照协议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企业;

(3)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若干个人投资者以其出资额对公司负责,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4)股份有限公司,是指依法由若干个人出资认股,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私营企业的合法财产应当属于出资者或控股者个人所有。

4.依法归个人所有的股份、股票、债券和其他财产。“个人所有的股份”,是指公民个人出资认购的股份。公民个人出资认购的股份,属于个人所有的财产。“股票”是指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发行的表明股东权利的有价证券。“债券”是国家或企业依法发行的,约定在到期时向持券人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分为公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公债券是指国家发行的债券,国库券就是一种公债券。金融债券是指由金融机构直接发行的债券。企业债券即企业发行的债券。“个人所有的股票、债券”,是指由公民个人购买的依法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票和债券。公民个人合法购买或通过继承、馈赠等合法获取的股票、债券,也属于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二、没收财产有什么法律依据

我国《刑法》第59条规定:“没收财产是没有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没有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在判处没收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

据此规定,对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可以没收一部,也可以没收全部。至于具体没收多少,要由人民法院根据犯罪分子罪行的轻重和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但不能没收属于犯罪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所谓“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的财产”,是指所有权明确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本人的哪一部分财产,或者犯罪分子家属用本人劳动所得购买的归本人使用的生活用品等。所谓“属于犯罪分子家属应有的财产”,是指家庭共同所有财产中,应当归家属所有的那部分财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领导受贿员工的法律责任

    关于领导受贿员工法律责任的各种情境和规定。文章详细阐述了单位受贿罪、个人受贿罪的量刑标准和处罚规定,同时讨论了国家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公司企业工作人员以及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受贿方面的法律责任。对于不同职务和身份的人员,根据其所涉及的受贿

  • 教唆犯的定义和特点

    教唆犯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教唆犯与实行犯的区别和并罚情况。教唆犯指通过言语等方式教唆他人犯罪但不亲自实施,根据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受到相应处罚。教唆犯和实行犯存在明确区别,并可能面临并罚情况,但只能被定罪为其中一个罪名。此外,法律对于教唆未满十八周岁的人

  • 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法律处罚措施

    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法律处罚措施。幼师虐待幼儿的行为是违法的,《刑法修正案(九)》对此类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单位犯罪的责任追究和刑事处罚。同时,《治安管理处罚法》也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此外,《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明确禁止虐待未成年人。

  • 我国刑法第128条明确规定

    中国刑法第128条关于枪支管理的规定。该条款明确了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并对不同情节进行了详细划分。此外,还介绍了非法持有枪支、私藏弹药的具体情况以及非法出借枪支的刑罚和其他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的处罚。

  • 盗窃罪的刑事责任
  • 非法传教行为的刑事责任追究
  • 网上被骗报案了,警察能追回被骗金额吗?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