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中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投放虚假的危险物质,是指明知是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而以邮寄、放置等方式,将其置于他人或者公众面前或者周围的行为。这种投放虚假的危险物质的行为,虽然不会发生真正的爆炸、毒害、放射、腐蚀后果以及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但会使人真假难辨,造成一定范围的恐慌,严重扰乱公共秩序,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当予以适当的处罚。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了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对于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性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投放虚假的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与刑法规定的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相比,主要区别在于严重程度不同。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要求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主要是指该行为造成社会恐慌,影响生产、工作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等严重后果。没有达到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程度,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故意殴打他人、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将受到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轻的可以处以五日以下的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将受到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警察可以对学生之间打架斗殴的行为进行治安处罚。如果打架行为人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将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较轻,将被处以五日以下的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根据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对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等具有社会危害性但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给予的处理惩罚。根据治安处罚法规定,被决定行政拘留的人应由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本文介绍了治安处罚执行程序的相关知识,包括被拘留人应在2
自杀未遂不需要刑拘,因为自杀并不属于刑事犯罪,刑事犯罪是指侵害社会法益、国家法益、他人法益的行为。但是如果,自杀行为违反了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需要给予相关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