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理。
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公民依法获得政府发给的抚恤金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为了保障公民这一权利的实现,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十)款规定,公民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该项抚恤金必须是法律、法规规定发放的;
2.代表政府发放抚恤金的是各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发放抚恤金的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
3.“没有依法发给”是指拒绝发给或者没有按照规定的对象、范围、标准、数额、时限等发给。
士兵兵优待金的领取:携带入伍通知书、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和(代领人的身份证)等,到县民政局或乡民政所领取。
1、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31条第1款规定:“义务兵服现役期间,其家庭由当地人民政府发给优待金或者给予其他优待,优待标准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
2、领取的优待金主要有三大类:
(1)第一类是城镇标准,即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上年度当地职工年人均收入的一定比例,当地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的一定比例,上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一定比例。
(2)第二类是农村标准,即农村居民年生活消费支出;上年度农村人均收入的一定比例,上年度当地农村劳动力年人均收入的一定比例,上年度农民平均纯收入的一定比例。
(3)第三类是城乡统一标准,如广东省均按县(市、区)当地上年人均收入的70%以上的标准发放优待金。
3、优待金的发放部门和方式:到乡(镇)民政助理办公室,街道办事处民政科,父母工作单位领取。由民政工作人员送到义务兵家中,举行一定仪式集体发放;直接到金融机构支取,民政部门直接邮寄等。
4、优待金,是指依法统筹的用于义务兵家属、革命烈士家属等优抚对象优待的经费。优待金按照以支定收、平衡负担的原则,由本省行政区域内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城乡居民共同负担,以县(市、区)为单位实行社会统筹。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决定、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决定、征收征用及其补偿决定、行政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侵犯经营自主权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以及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违法要求履行其他
行政处罚中违背公正原则的情况,包括同等情况不同处罚、不同情况相同处罚以及违反公正的程序等方面。文章还介绍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人民法院会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罚不服提起的诉讼,但某些情况如国防、
行政赔偿案件的审理和判决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内容。首先,当事人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或者因具体行政行为和与先例行政职权有关的其他行为侵权造成损害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时,人民法院应当分别立案,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合并审理,也可以单独审理。其次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被侵害人的利益如果是由行政机关造成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撤销行政处罚决定,如果不是行政机关造成的,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己利益。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