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标准 > 鱼塘征收补偿标准的合法维权途径

鱼塘征收补偿标准的合法维权途径

时间:2025-04-14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2780

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保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如果被征收人对鱼塘征收补偿标准存在异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以下行政诉讼案件:(一) 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包括行政拘留、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二) 对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包括限制人身自由或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三) 对行政机关拒绝申请行政许可、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对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四) 对行政机关关于确认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包括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确认;(五) 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六) 对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申请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七) 对行政机关侵犯经营自主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八) 对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的;(九) 对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十) 对行政机关未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社会保险待遇的;(十一) 对行政机关未履行、未按约定履行或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十二) 对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此外,除了上述规定,人民法院还受理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法律规定

1、土地补偿费、集体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的管理和使用

根据法律规定,土地补偿费、根据法律应支付给集体的安置补助费、集体所在地的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的管理和使用由地方单位负责。

2、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的归属

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归青苗和附着物的所有者所有。

3、安置补助费的归属和使用

安置补助费的归属和使用如下:(1) 如果是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安置,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由其负责管理和使用。(2) 如果是由其他单位进行安置,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3) 如果不需要统一安置,安置补助费可以发放给安置人员个人,或经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其保险费用。

4、资金存放

征地拆迁补偿款项应在当地金融机构设立专户进行存放。

5、公开使用情况,接受村民监督

征地拆迁补偿款项的使用情况应公开,并接受村民的监督。

6、分配办法的决策程序

征地拆迁补偿款项的分配办法应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过半数通过,并报乡政府备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屋征收的拆迁补偿方案

    房屋征收中的不同拆迁补偿方案,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货币补偿依据市场评估价、商品房交易均价和重置价三种法定评估依据。产权置换分为价值标准产权置换和面积标准产权置换两种形式,包括异地安置和回迁安置。结合型补偿则结合了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市

  • 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

    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按四类、五类、六类区片区范围分别给出了详细的补偿标准,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养殖水面和未利用地的补偿费用。同时明确了补偿标准仅包含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用另按地方政府规定执行。该标准旨在保护被征收农民的

  •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批复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对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的批复,公布了韶关市武江区征地补偿的具体标准,包括五类区片和六类区片的补偿标准。补偿标准包括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并强调了补偿原则,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同时提醒被征收人注意补偿标准仅为土地补偿和安置

  • 棚户区改造标准补偿

    棚户区改造的补偿标准,包括现金补偿和房屋置换两种方式。房屋置换补偿包括一定比例置换、房屋折算新价格和提供搬迁奖励等三种方式。面积认定根据当地房屋征收办法规定进行,但全国没有统一标准,建议查询当地通知或咨询主管部门获取准确补偿政策信息。

  • 菜地征收后种的菜有没有青苗费
  • 咨询:关于宅基地拆迁赔偿问题的咨询
  • 新农村建设拆迁:房屋赔偿的因素和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