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 施工安全事故如何判断等级

施工安全事故如何判断等级

时间:2021-10-19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6639
发生安全事故后,单位一定要向相关部门上报安全事故,而不同等级的安全事故,上报时间不一样,越严重的安全事故,上报的时间就会越短,那么发生施工安全事故怎样判断等级?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施工安全事故如何判断等级

施工安全事故分为一般安全事故、较大安全事故、重大安全事故和特别重大安全事故4个等级,一般安全事认定标准是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三条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二、发生安全事故怎么报告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有关人员在1小时内向县级以上安监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以下简称主管部门),安监部门或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会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2小时以内同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安监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同时通知公安、劳动保障、工会、人民检察院等相关部门。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事故单位发生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应立即上报事故情况。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建筑安全事故等级分类

    建筑安全事故等级分类有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事故的等划分与造成的死亡人数、重伤人数和经济损失有关,人数越多、经济的损害越大,那么事故的等级就越严重,而且事故造成的原因和性质可以分为生产事故,质量事故,技术事故和环境事故四类。  

  • 生产安全事故标准是怎么样判断的

    生产安全事故分为四个等级,它是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分类的。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 如何划分工程质量事故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纠纷诉讼时效是指在建设工程质量纠纷发生之后,当事人需要在法定的时效期

  • 建筑安全事故等级如何划分

    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等级分别划分为四个等级: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建筑工地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如果确定系工伤事故的,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

  • 如何划分事故等级
  • 制造业安全事故等级如何划分
  • 安全生产事故责任如何划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