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某起诉拼多多,认为其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使用虚假数据,隐瞒规则,利用人性的弱点让消费者完成拼多多设置的各种任务和购买付费服务,只为增加其App活跃数和收入,已构成欺诈且严重影响社会风气。
刘律师表示:起诉并非针对”砍价免费拿“规则,而是活动页面向消费者展示的信息。本案案由是侵权之诉,非合同之诉,诉的是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理论上讲每一个使用了拼多多砍价免费拿服务的都是消费者,都有机会成为诉讼权利人。
2021年3月31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已对该起诉材料进行审查。对此,拼多多回应活动真实,参与的商品有1200余款,已免费送出709万余件商品。不过,从网友评论可以看出大家一片倒的站在刘律师这边,认为拼多多砍价的套路太深。
不知道你是否也经历过这个套路:当你还差1分钱提现的时候,一分钱变成了10个1厘钱,费尽千辛万苦才凑齐9厘钱,差最后1厘钱的时候结果改变了规则,告诉你拉一个人给你1个金币,凑齐10个金币就可以提现,凑齐9个金币的时候,它又把1个金币拆成10份0.1金币。还差最后0.1个金币的时候,又会拆分成10个0.01金币……就这么进入无限的循环之中,最后让你主动提出放弃,就不了了之了。
利用大家贪便宜免费拿的心理,给自身平台免费做广告,只要你消耗的人情够多,就可以免费拿,有人调侃需要“半个村”的人帮忙砍价。但其实一般人都会选择适可而止,因此该事件一经爆出,从网友评论就可以看出,大家一片倒的站在刘律师这边,认为拼多多砍价的套路太深。
拼多多能否拿出真实证据,证明在他数10次砍价中,确实在几千上万名同时砍价的消费者里排名第一呢?相信如果有这样的证据,那就能够有力回应律师及广大网友的质疑。
虚假标价、两套价格、模糊标价、虚夸标价、虚假折价、模糊赠售和隐蔽价格附加条件等商家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商家通过各种手段误导消费者,如故意标注虚假价格、使用误导性文字和夸大的宣传语言、虚假的折扣信息以及隐藏附加条件等。这些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破坏了市
价格举报信息的写法以及价格欺诈的法律规定。在价格举报时,需明确举报原因、地点等信息并详细说明情况。国家禁止价格欺诈行为,包括虚假标示、双重标价等13种行为。价格欺诈行为将受到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最高可处以50万元罚款或责令停业整顿。
患者知情权的起源、概念及具体内容,分析了患者知情权被侵犯的原因,包括法律监管的缺乏、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医生职业道德的缺失等。同时,提出了完善患者知情权法律保护的建议和对策,包括加大宣传、提高患者医疗知识和法律意识,改革医疗体制,促进医患关系融洽,
商品价格偏高涉嫌欺诈的问题。消费者可以通过查询定价部门、核对商品发票等方式判断商家是否存在价格欺诈行为。面对价格欺诈,消费者有多种维权途径,如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向消协投诉、向相关行政部门申诉、提请仲裁和提起诉讼等。根据相关法律,商家欺诈行为需赔偿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