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证券机构 > 证券服务机构 > 证券公司欺诈客户如何要求赔偿

证券公司欺诈客户如何要求赔偿

时间:2021-10-29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0285
证券公司是进行证券交易时的中介机构,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的,要委托证券公司进行。而有些证券公司违反法律规定,对客户进行欺诈,那么证券公司欺诈客户怎样要求赔偿的?对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知识,希望能够为大家解答。

一、证券公司欺诈客户如何要求赔偿

证券公司对客户进行欺诈的,客户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证券公司承担赔偿的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赔偿。

《民事诉讼法》

第三条 适用范围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条件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证券欺诈客户有哪些行为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欺诈客户的行为,有以下几种:

(1)违背客户的委托为其买卖证券;

(2)不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

(3)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

(4)私自买卖客户账户上的证券,或者假借客户名义买卖证券;

(5)为牟取佣金收入,诱使客户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买卖;

(6)利用传播媒介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提供、传播虚假或者误导投资者的信息;

(7)其他违背客户真实意思,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

尽管法律规定了经纪人“不当劝诱”构成欺诈,但是在实践中,投资者根据经纪人提供的虚假投资建议导致亏损的情况,是否构成经纪人对投资者的欺诈,不易认定。

证券经纪人向客户提供建议并不违法,甚至可以说这是很多证券经纪人的工作职责之一,股票买卖等证券交易行为本身就存在风险的,不能因为证券经纪人提供了无效、错误的建议,导致亏损的出现,就认定经纪人欺诈。

此外,如何判定客户实施的投资行为是出于自己意思还是经纪人建议,属主观范畴,其他人是很难判定的。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要求下,除了证券经纪人公然隐瞒或歪曲已公开的市场信息较为典型的欺骗行为外,对于一般的欺骗行为,则很难认定。例如经纪人某些带有诱导性质的话语,只要不存在隐瞒或歪曲公开信息的,即便带有经纪人很大的主观性、倾向性,也不能认定经纪人欺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期货权益的定义及相关法律知识

    期货权益的定义及相关法律知识。期货权益是指期货账户中的权益,其价值随期货合约价格波动而变动。期货从业人员在向投资者提供服务时需遵守多项法律要求,包括了解投资者情况、告知投资风险、独立客观提出投资建议、申明执业能力、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公平对待投资者等

  • 综合类证券公司和经纪类证券公司的对外负债限制

    综合类证券公司和经纪类证券公司的对外负债限制。综合类证券公司对外负债不得超过净资产的九倍,经纪类证券公司则不得超过三倍。这些限制旨在保护公司稳定经营、投资者利益和市场稳定,并防止过度承担风险。监管部门会定期监测和评估这些公司的负债情况,确保其符合法规

  • 录像证据保全的时限

    录像证据保全的时限及其相关规定。法律要求申请证据保全时需提供担保,并考虑对证据持有人的影响等因素确定担保方式和数额。人民法院可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证据保全,并需选择对证据持有人利益影响最小的措施。因证据保全导致财产损失,当事人可请求赔偿。诉前证据保全措施

  • 证监会发布会:关于沪港通、公司债券发行等问题的回答

    证监会关于沪港通、公司债券发行、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等方面的回答。证监会表示正专注于沪港通的准备工作,并重视与香港在商品期货市场的合作。同时,针对中介机构更换对IPO排队企业的影响,证监会已启动《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修订工作,并公开征求意见

  • 证券上市的一般条件
  • 债务融资的定义和类型
  • 股票发行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