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小股东很难直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小股东想要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往往请求公司的监事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且小股东想要提起诉讼,还必须满足一系列的前置要求,甚至对股份比例也有着相应的要求。
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在公司的利益受到公司机关成员的损害而公司不能或怠于起诉追究其责任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不受侵害,依据法定程序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由于股东所享有的诉讼权利来源于公司,并非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公司以强制行使公司的权利,因而称为派生诉讼(代表诉讼)。股东代表诉讼起诉的目的是维护公司利益,胜诉之所得也归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1、知情权。中小股东要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应当对公司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股东的这些权利是法定的,公司不能拒绝。
2、依法行使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的权利。董事会、监事会决定召开股东大会,审议一些“重大事项”。就算小股东不在董事会、监事会,只要持股3%,都可以在股东大会召开10日前,提交议案。股东大会需要讨论这个议案。
3、依法转让股权的权利。行使转让权也是股东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方式。
4、行使优先购买权。
5、依法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的权利。
6、以自己的名义维护公司和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如果觉得公司的董事、高管违法违章,损害公司利益,只要持股1%,就可以“代表公司”向法院起诉他们。这就是代位诉讼权。
所以,就算是1%的股东,都是悬在董事会、管理层头上的利剑。
7、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和要求清算的权利。如果持股10%,觉得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可以在董事会、监事会都不召集的情况下,自行召集临时股东大会,提出质询、调查、起诉、清算,甚至解散公司。
10%的股东申请解散公司,法院应依法受理。法院审查后,符合条件的,可以解散公司。
10%,也是守住小股东利益的重要生命线。
股东权利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方法,包括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直接诉讼是股东作为原告,将公司、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被告,通过法院解决权利被侵害的情况,包括撤销决议、起诉董事及高管人员、行使查阅权、要求公司回购股份和解散公司。派生诉讼则是股东代替公司提起诉讼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意义。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可以基于民法上的代理理论来解释。该制度作为法人制度的必要补充和升华,能够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债权人的利益,防止法人制度的价值目标被异化。同时,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也是法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弥补了单
公司法中股东诉讼权利的相关规定。股东在特定条件下可提起诉讼,包括当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违反职责时,以及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并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情况。股东在提出书面请求后,若监事会或董事会未提起诉讼或情况紧急,有权以自身名义起诉,旨在保护公司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关于股东权利的法律条款。根据法规,公司不分红时股东有权要求分红或按合理价格收购股权。股东应按实缴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和优先认缴出资。特定情况下,股东可要求公司收购股权或在无法达成协议时向法院提起诉讼。公司利润分配应遵循一定顺序,先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