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六十条,进出口货物的纳税义务人应在海关填发税款缴款书之日起十五日内缴纳税款。如果纳税义务人超过三个月仍未缴纳税款,海关可以采取以下强制措施之一:
(1) 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2) 将应税货物依法变卖,以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3) 扣留并依法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货物或其他财产,以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同时,海关还可以对逾期未缴纳滞纳金的纳税义务人和担保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针对特殊进口货物,海关根据以下规定审定其完税价格:
(1) 运往境外加工的货物,出境时已向海关报明,并在海关规定期限内复运进境的,应以加工后的货物进境时到岸价格与原出境货物(包括相同、类似货物)在进境时的到岸价格之间的差额作为完税价格。
(2) 对于运往境外修理的机械器具、运输工具或其他货物,出境时已向海关报明并在海关规定期限内复运进境的,应以审查确定的修理费和料件费作为完税价格。
(3) 租赁和租借方式进境的货物,以海关审查确定的货物的租金作为完税价格。
(4) 准予暂进口的施工机械、工程车辆、供安装使用的仪器和工具、电视或电影摄制机械,以及盛装货物的容器,如超过半年仍留在境内使用的,应自第七个月起,按月征收进口关税,其完税价格按原货物进口时的到岸价格确定。
(5) 对于国内单位留购的进口货样、展览品和广告陈列品,以留购价格作为完税价格。
(6) 按照特定减免税办法减税或免税进口的货物需予补税时,其完税价格仍按该项货物原进口时的成交价格确定。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问题及其相关解释。文章详细阐述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定义和认定条件,以及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标准。共犯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串通的情况。文章还解释了刑法中关于“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的
担保期限的相关法律问题。文章以一个实际案例出发,阐述了担保人在未约定保证期限的情况下,其担保责任会在借款期限届满后的六个月内有效。超过此期限,担保人可免除责任。文章还介绍了约定担保期限及不同担保期限计算方式的相关知识,提醒当事人注意在担保合同中明确约
船舶的诉前保全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利害关系人可在提起诉讼前申请诉前保全,但需满足情况紧急、提供担保等条件。担保书应包括担保人的基本情况、担保的案由及提供的担保财产等内容。制作担保书时需注意担保物的价值不低于被保全财产,申
债权人对反担保人的追偿权利问题。在未经法院判决的情况下,债权人无法直接要求反担保人承担反担保责任。只有在担保人承担了担保责任,并且满足相关法律规定时,债权人才能提起诉讼要求反担保人承担责任。反担保适用物权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本质上与担保并无差别,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