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求被检查单位购买指定产品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一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求被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的,在对安全生产事项的审查、验收中收取费用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责令退还收取的费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1、在安全技术人员和单位领导的指导下,项目负责人、安全监护人负责检查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检查现场是否达到施工条件,发现异常情况有权及时采取措施或停止施工。要求安全监护人佩带红袖标,不得私自离开现场。
2、安全监护人员在监护过程中,要严格履行监护职责,即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否则有权让其停止施工并进行整改;监护过程中不能玩手机、听音乐、看杂志、看书等一切与监护工作无关的事情。
3、项目负责人每天早晨在门口将施工人员领入施工现场,并进行施工安全交底,告知危险危害因素、安全注意事项。
4、坚守岗位,与电、气焊工密切配合,随时注视焊割周围的情况,一旦起火及时扑救。
5、在进行高空焊割时,用非燃材料做成接火盘或风挡,以接住和控制火花的溅落;严禁下方进行刷漆防腐等交叉作业;高处作业施工人员严禁向下抛扔零配件或工具。
6、在焊割过程中,随时进行检查,操作结束后,对焊割地点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离开。在隐蔽场所或部位(如隔墙、电梯井、通风道、电缆沟和管道井等)焊、割操作完毕后,0、5~4小时内反复检查,以防阴燃起火。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认定标准,包括非食品原料掺入或加工食品的情形、明知他人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情形,以及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关联。对于涉及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将依法定罪处罚,并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处罚。
假冒食品是否违反食品安全法的问题。依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掺假食品的违法行为属于违法,需承担相应责任。具体处罚措施包括没收违法所得和食品、添加剂,并罚款。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多种情况,如生产经营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等。除了上述
生产销售伪劣种子罪的辩护词。对公诉机关的指控无异议,但认为货值认定存在错误,应按照市场价而非销售价计算。同时,被告人属于未遂犯,且是从犯,主观恶性小,社会危害性小,认罪悔罪态度好。请求合议庭考虑从轻处罚或免除处罚,给予被告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国家机关的推荐行为与产品质量法之间的关系,强调国家机关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不应推荐或参与产品经营活动。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违反产品质量法的处罚方式,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赔偿责任及行政责任,其他相关人的违法行为及责任,以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