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安机关对不需要羁押的嫌疑人进行传唤时,如果当事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不会网上通缉,公安机关可以拘传到指地地点。
2、对于需要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嫌疑人在逃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对在逃人员进行网上通缉。
3、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1)第七十八条 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需要拘传的犯罪嫌疑人,或者经过传唤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拘传到其所在市、县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进行讯问。
需要拘传的,应当填写呈请拘传报告书,并附有关材料,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2)第二百七十四条 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在逃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公安机关发布。
通缉令的发送范围,由签发通缉令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1、只有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有权发布通缉令,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单位、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发布。人民检察院在办理自侦案件过程中,需要追捕在逃的犯罪嫌疑人时,经检察长批准,有权作出通缉决定后,但仍需由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
2、各级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时,有范围的限制,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如果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
3、被通缉的对象仅限于依法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包括依法应当逮捕而在逃的和已被逮捕但在羁押期间逃跑的犯罪嫌疑人。
4、通缉令中应写明被通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出生地、户籍所在地、居住地、职业、衣着和体貌特征并附被通缉人照片。除了必须保密的事项以外,应当写明发案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案情。
5、通缉令发出后,如发现新的重要情况可以补发通报。通报必须注明原通缉令的编号、日期。
6、有关公安机关接到通缉令以后,应当及时部署,积极查缉。对于通缉在案的犯罪嫌疑人,任何公民都有权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处理。
7、被通缉的人已经缉拿归案、死亡,或者通缉原因已经消失而无通缉必要的,发布通缉令的机关应当在原发布范围内立即发出撤销通缉令的通知。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关于拘传持续时间的规定。拘传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重大复杂时可延长至二十四小时。法律禁止连续拘传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并保证其饮食和休息时间。拘传的具体程序包括填写拘传证、执行拘传、拘传次数与时间、拘传地点以及拘传结果的处
拘传的定义、时间限制以及适用条件。拘传是刑事强制措施之一,时间一般不超过12小时,特殊情况可延长至24小时。适用拘传需满足对象必须是自然人或法人代表等条件,且需经过两次传票传唤,被传唤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方可采取拘传措施。不当的拘传将构成违法行为。
刑事诉讼中传唤的法律规定及程序。传唤是为了讯问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必须出示证明文件,被传唤人应准时到案。传唤程序包括填写《传唤证》呈批报表、送达被传唤人、强制传唤、讯问查证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传唤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使用传唤证、口头传唤、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合法程序,包括由谁负责讯问、讯问时的地点和人员要求、传唤方式及时间限制等。规定侦查人员需出示证明文件,在现场可口头传唤但需记录。讯问过程中应保证犯罪嫌疑人饮食和休息时间,不得以连续传唤或拘传方式变相拘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