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法律法规 > 网红主播偷逃税款怎么罚

网红主播偷逃税款怎么罚

时间:2021-12-28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2852
依据《刑法》规定,纳税人偷逃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关于网红主播偷逃税款的处罚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

一、网红主播偷逃税款怎么罚

1、网红主播偷逃税款的,分情况进行处罚:

(1)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2、如果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仍然追究刑事责任。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二、偷逃税案件中的罚款数额如何确定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 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当然,在对偷逃税款行为处以罚款时,也要综合考虑违法行为人的违法事实,违法行为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宽严相济地予以处罚。例如,在对某网红主播进行罚款时,对主动纠错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从轻处理:

(1)对主动补缴、主动报告的税款予以0.6倍罚款;

(2)对隐匿收入偷税且未主动补缴部分,因性质恶劣,危害程度大,依法予以从重处理,予以4倍罚款;

(3)对虚假申报偷税部分,由于违法行为和危害程度相对较轻,予以1倍罚款。

三、个税的计算标准

(一)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

1、年度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   速算扣除数:0

2、超过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速算扣除数:2520

3、超过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速算扣除数:16920

4、超过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速算扣除数:31920

5、超过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速算扣除数:52920

6、超过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速算扣除数:85920

7、超过960000元的税率为:45%   速算扣除数:181920

(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

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5000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二)个税计算标准,我们举例说明:

1、因为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从以上税率可以看到,如果工资刚好是5000元,那么是不需要纳税的。如果工资超过5000元就开始纳税,工资越高税率越高,那么纳税金额就越多。

2、工资一万元要交多少税?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月收入10000元,起征点5000元;其他扣除0元;专项附加扣除0元;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210元。

税额=(10000-5000)×10%-210=290元。也就是说,税后工资是9710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义务及法律责任

    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义务及法律责任。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个人需自行申报个税,未履行申报义务将承担法律责任。未造成税款流失的,可处以罚款;造成税款流失的,需追缴税款并罚款。故意不如实申报导致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处罚。根据刑法规定,偷税数额的不

  • 滞纳金缴纳:法律性质、特点和界定

    滞纳金缴纳的法律性质、特点和界定。滞纳金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的特点。滞纳金是税务机关对未按时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征收的附带征收。关于滞纳金的法律性质,存在损害赔偿说、行政处罚说、行政秩序罚说和损害赔偿兼行政执行罚说等不同观点。

  • 如何处罚偷税金额超过二十万元以上的行为

    如何处罚偷税金额超过二十万元的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于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且金额较大的行为,将依法判处刑罚并处罚款。对于单位犯罪的情况,将对单位及其直接负责人员进行处罚。如补缴税款并缴纳滞纳金,且已受行政处

  • 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的关系

    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的关系。行政处罚针对违法行为,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民事赔偿是对违法行为造成的侵害进行的经济补偿。针对殴打或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行政处罚有明确的处罚标准。同时,存在某些情形会加重行政处罚。除了行政处罚,违法行为还需进行民事赔

  • 行政处罚信息的保留期限
  • 警察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处罚
  • 法律咨询:行政处罚权的归属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