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保险监管手段
时间:2024-09-08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新《保险法》特色三:增强保险监管手段
一、新增条款费率事后监管的权力
根据新《保险法》,保险监管部门在事后也可以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对于保险公司使用违法违规的条款和费率,可以责令其停止使用并限期修改。对于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监管部门还可以在一定期限内禁止保险公司申报新的条款和费率。此外,对于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条款和费率的保险公司,可以处以10万元至5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者还可限制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或吊销业务许可证。
二、加强偿付能力监管
新《保险法》对于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列举了10项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限制向股东分红、限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限制商业性广告等。这些措施旨在确保保险公司具备足够的偿付能力,保障被保险人的权益。
三、加强对保险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监管
新《保险法》要求保险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必须披露信息资料,并对股东关联交易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此外,新法还引入了“实际控制人”这一概念,以便更加严格地监管保险公司的所有权结构。
四、明确现场检查权、延伸检查权及相关程序
新《保险法》将保险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法律化,明确了保险监管部门进入现场调查、要求说明、复制、查封等权力。同时,新法还延伸了监管部门的检查权,规定监管部门可以查询相关当事人的银行账户,要求人民法院冻结或查封证据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保险监管的效能和效果。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改进,新《保险法》增强了保险监管手段,使监管部门能够更加有效地履行监管职责,保护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险法适用于肇事司机下落不明案件
保险法在肇事司机下落不明案件中的应用。根据保险法规定,受害者可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诉讼程序包括起诉、立案审查、排期开庭等步骤,并需准备相关证明和文件,如损害事实、医疗证明、误工损失证明等。
-
保险合同变更的法律规定
保险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可进行必要的变更,分为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保险合同其他记载事项的变更。变更保险合同应当采用法定形式,经过法律程序实施,可采用批注或附贴批单、书面协议等方式进行。
-
附和合同的定义和特征
附和合同的定义、特征以及在保险合同中的应用。附和合同是一方预先制定合同条款,对方只能接受或不接受的合同形式。在保险合同中,投保人只能被动服从保险方提出的条件,具有强附和性。保险法规定,在保险合同争议时,应保护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利益。
-
工伤假期已过不能上班公司要付工资吗
工伤假期过后不能上班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员工申请停工留薪延期成功,公司应继续支付工资。员工在工伤期间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包括节假日期间。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
特定式保险合同:保险合同的法律特征
-
暴雨引发的财产损失的法律分析
-
保险公司的定义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