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订立遗嘱后,遗嘱继承人去世的,按以下情形处理:
(1)如果被继承人未去世的,被继承人可以重新订立遗嘱,确定遗产由谁继承;
(2)如果被继承人没有重新订立遗嘱的,按法定的方式继承遗产。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
1、形式上有瑕疵
我国现行民法典采用的是严格形式主义,民法典规定:“自书遗嘱应当由继承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遗嘱如果没有签名或日期是无效的。
2、表达不规范不明确。
遗嘱使用比较多的生活用语或不符合语法和法律措辞,或表达过于隐晦,其法律效力难以认定。
3、处分无权处分的财产
遗嘱人处分国家集体或他人的财产是无效的,如果遗嘱中一并处分他人的财产和自己的财产,涉及他人财产部分无效。
4、并非遗嘱人亲笔书写
自书遗嘱,应当有遗嘱人亲笔书写,否则无效。
在实践中,其他继承人主张自书遗嘱是伪造的,或被篡改的情况比较多。而遗嘱笔迹鉴定面临很大的困难,因为鉴定机构对遗嘱的对比样本要求比较高,要求样本笔迹材料时间上要与立遗嘱时间相差不大的时间跨度内。而实际情况是,一般老年人很少有书写的习惯,或者有书写的困难,所以对比的样本比较有限。
5、非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
遗嘱人受胁迫欺骗所立遗嘱属于无效遗嘱,
伪造的遗嘱属于无效遗嘱,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6、有违公序良俗和法律规定
夫妻一方所订立的遗嘱中没有为胎儿保留遗产份额。
没有为法定继承人中无生活来源又缺乏劳动能力的人留有必要的遗产继承份额。
干涉其配偶或子女的婚姻自由,以此作为继承遗产的条件。
关于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关于立遗嘱时继承人是否可以在场的问题,以及相关的遗嘱形式和见证人的规定。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继承人必须在场,但继承人不能作为遗嘱的见证人。遗嘱的形式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其中口头遗嘱仅在
遗嘱的有效性要求,包括主体合法、客体合法、内容合法和形式合法等要求。其中主体必须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意思表示真实;客体必须是个人合法财产且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内容不得违反法律,不得剥夺有抚养义务、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人的继承权,并为胎儿保
遗嘱合法性审查的步骤以及处理遗嘱纠纷的方法。在存在多份遗嘱的情况下,需先审查遗嘱的合法性,确定有效遗嘱。若存在相互抵触的有效遗嘱,按公证遗嘱优先、最后订立遗嘱优先的原则处理。遗嘱不必全部公证即可生效,符合法律规定的五种方式之一即可。
伪造遗嘱不构成犯罪,刑法中没有相应规定,但伪造遗嘱将丧失继承权。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回虐待答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当遗嘱是立遗嘱人自己书写的,那么就不需要见证人,当遗嘱是请他人代写的,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