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由双方达成协议进行处理。
2、如果协议无法达成,人民法院会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以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为原则进行判决。
3、夫妻可以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如果一方在婚姻期间承担了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较多义务,该方在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4、如果离婚时,一方故意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人民法院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可以少分或不分给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
5、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千零八十八条、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1、不论房产证上是一方的名字,还是双方的名字,都应被视为共同财产。
2、房屋的价值应按市场价计算,而不是按照当初购房合同金额计算。
3、在分割房屋产权时,需要区分权益部分和债务部分。如果涉及贷款,首先需要将贷款部分排除在外。例如,一套房子的购买价值为60万元,首付款为18万元,贷款金额为42万元,目前市值为80万元,剩余贷款为20万元。夫妻可以分割的部分是80万元市值减去20万元贷款后的60万元,每个人可以分得30万元。也就是说,取得房产的一方需要向未取得房产的一方支付30万元,并独自承担剩余本金和利息的偿还责任。
婚前购房婚后还贷的财产分割问题。婚后还贷的归属依情况而定,如使用个人婚前财产还贷,房屋属于个人财产;如使用婚后所得工资还贷,妻方可分割婚后还贷款部分。夫妻对财产有约定需采用书面形式,约定对双方有约束力。同时,《婚姻法》对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做了详细
夫妻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新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财产属于共同所有,但婚前财产、因身体伤害获得的医疗费等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夫妻财产可以通过协议处理,如无法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将根据财产情况以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为原则进行判决。同时,允
离婚后财产分配准则的法律解析,包括男女平等原则、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给予补偿原则和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这些原则在离婚财产分割中起着重要作用,确保了公平合理的分配,并特别保护子女和女方的利益。
离婚时公房使用权的问题。若一方无权获得公房使用权,则不存在补偿;若双方均有权,得到房产的一方应适当补偿未得到房产的一方,具体补偿标准可参照公房拆迁的补偿规定。法院在处理公房使用权问题时,会遵循照顾抚养子女、照顾女方、照顾残疾或生活困难的一方、照顾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