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法院执行阶段达成的和解协议:
如果一方不履行和解协议,不能直接申请强制执行,而应向法院起诉请求判决当事人履行。
2. 执行阶段达成的和解协议:
如果当事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权利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原生效法律文书的强制执行。
1. 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已经生效。
2. 申请人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
一般来说,只有生效法律文书载明的权利人才能申请执行。但如果申请人是已故公民,其继承人可以继承其经过法律文书确认的权利。
3. 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
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如果法律文书规定了履行期限,则从最后一日起计算;如果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限,则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4. 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有给付内容,并且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明确。
一般来说,只有给付判决才具有执行内容,才能申请强制执行。确认判决和形成判决均无执行力。
5. 义务人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且法律文书未失效。
申请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需要考虑履行期限和义务人是否履行。只有当超过履行期限且义务人未履行时,才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6. 受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
交通财产损失评估费的承担问题。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请求方先支付评估费用,胜诉后法官会判决被告方承担。对于评估结论有异议,当事人可在三天内再次委托检验并告知公安机关。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败诉方应承担诉讼费用,部分胜诉或部分败诉的情况下,法院会
中国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中关于管辖异议的再审问题。申请人对管辖权异议的生效裁定不享有申请再审的权利,而法院可对违反法律规定的管辖错误的案件进行再审。但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明确了当事人不可对管辖权异议申请再审的情形。对管辖权异议裁定进行再审会造成逻辑混乱
非法处置财产的财产量刑标准以及构成该罪的要素。文中介绍了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的构成、罪责和罪量。包括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等情形,以及情节严重导致的影响。
民事案件中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权限相关问题。委托代理人的权力来源是当事人、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的授权,只能在被授权的范围内执行诉讼行为。诉讼中当事人的权利分为与实体权利相关的诉讼权利和不相关的诉讼权利,前者需要被代理人特别授权。代理权限的限制包括未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