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和解后执行费怎么算
时间:2025-02-13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后,被执行人要履行法律生效判决书,如果不执行的法院可以强制执行,在强制执行前,被执行人可以与执行人和解,签订和解协议,那么执行和解后执行如何计算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执行和解后的费用计算方法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执行和解协议达成前,没有执行费用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在强制执行前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由于没有采取执行措施,是没有执行费用的。而申请费用一般由双方协商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被执行人应承担第十条第(一)项和第(八)项规定的申请费。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申请费的负担应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做出决定。根据该办法第十条第(二)项的规定,申请费由申请人承担。如果申请人提起诉讼,可以将该申请费列入诉讼请求。根据该办法第十条第(五)项的规定,申请费由人民法院根据该办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决定费用负担情况。
执行和解成立的条件
执行和解的自愿性
执行和解能够成立,并产生法律上的后果,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和解必须双方当事人完全自愿。所谓自愿,是指符合当事人的内在真实意愿,意愿通常指某种具有目的的心理活动。内在真实意愿是指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与内在意思相一致的结果,是当事人自愿作出的,不是受对方威胁、欺诈、利诱或在自己重大误解的情况下作出的。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得采取非法手段或不正当方式强迫对方当事人与之达成和解协议,否则就不是出于当事人的自愿。另一方面,和解的内容应当是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协商出来的,并且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政策的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不得违背社会主义公共道德、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否则,和解协议是不为法律所允许的。2、执行和解应当在执行程序结束前进行。在执行程序开始之前,当事人双方就生效法律文书中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达成某种协议,这不属于执行和解。因为执行和解是在执行程序进行中,双方当事人愿意结束执行程序的一种合意。在执行程序结束后,执行义务人的义务已被强制履行,执行权利人的权利已经得到了实现,也不存在执行和解问题。因此,执行和解应当在执行程序结束前进行。3、和解协议的内容应由执行员记入笔录。虽然和解协议并不是在执行人员的干预下达成的,但执行人员有责任将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情况记载下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11条的规定,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人员应将协议的内容记入笔录,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这是和解协议应具备的形式要件。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扣押邮件、电报的合法性和程序
我国关于邮件、电报扣押的合法性和程序。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到法律保护,除国家安全和追查犯罪需要外,不得侵犯。扣押邮件、电报需满足条件,经过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批准,并由邮电机关协助执行。解除扣押和返还邮件、电报也有明确规定。
-
二审判决生效后的执行程序
刑事案件经过二审后的判决生效后的执行程序。判决生效后面临的执行包括送达判决书、被告人和辩护人的复核权利、罚金的支付、剥夺自由刑罚的执行、财产没收以及其他特定刑罚执行方式等。执行程序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
-
和解协议达成后,裁定中止执行的情形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和解协议达成后,裁定中止执行的情形包括各方当事人共同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和解协议的、一方提交和解协议书其他当事人予以认可的。
-
执行和解协议变更程序是什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变更执行和解协议也是实施自治的,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就可以变更执行和解协议,变更后高人民法院提交。有关单位持有该项财物或票证的,人民法院应向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由有关单位转交。有关单位和个人持有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票
-
执行和解后执行费怎么算
-
执行和解和执行外和解的区别
-
刑事和解协议未履行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