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来进行设定,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根据《行政强制法》的相关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或地方性事务的事项,可以由行政法规进行设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行政强制措施的一般程序:
1、实施前需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2、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3、出示执法身份证
4、通知当事人到场
5、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6、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7、制作现场笔录
8、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9、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
公益投诉是否适用行政复议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益投诉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该法律明确规定了哪些情形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主要包括对各类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许可证等决定不服,以及认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情
代履行的定义和条件,代履行是行政强制执行的一种方式,当义务人未履行法律义务时,由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方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收费。同时,还探讨了执行法的定义及直接强制的使用条件,当其他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或情况紧急时,可采取直接强制执行,但必须遵守法律
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分为哪两类的问题。一类是行政机关依法直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另一类是由行政机关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并由法院执行。此外,文章还涉及了有关行政诉讼法中的内容和法律规定,包括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的一些规定以及对判决、裁定的处理办法等。
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条件和主体限制。行政强制措施只能在特定情况下实施,并且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和条件。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实施,并不得超出其职权范围,其实施主体是具有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或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是维护法律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