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妻之间虐待导致被害人自杀身亡的,应当属于虐待致被害人死亡,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条【虐待罪】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1、虐待家庭成员是指共同生活的、相互之间具有一定亲属或者抚养、赡养、扶助关系的同一家庭的成员,经常采用打骂、冻饿、强迫劳动等方法,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肉体上的摧残有殴打、捆绑、不让吃饱、不让穿暖、有病不给看,强迫体力劳动等。精神上的折磨有咒骂、侮辱、限制自由等。虐待的行为可以是积极的作为,也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
2、虐待情节轻微,后果不严重,尚未构成虐待罪的,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公安机关才处理虐待家庭成员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3、把握“不告不理”的原则。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才构成虐待罪。情节恶劣是指虐待的动机卑鄙、手段凶狠;虐待年老、年幼、病残的家庭成员;或者长期虐待成员,屡教不改,时间长达数月甚至是数年,对被害人的身心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造成被害人伤残、死亡等。
自首认定中的自首认定要素和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认定,以及提起自诉的条件。自首认定可从投案的时间、自动性、投案对象和投出对象来把握;如实供述则关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及未供述真实身份的情况。提起自诉需满足适格自诉人、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属于
一起关于夫妻扶养义务的案件。原告史某因婚后未得到被告孙某的照顾而起诉至法院,要求支付生活费、营养费、医疗费等费用。案件争议焦点在于被告是否有扶养义务以及原告的各项请求应如何支持。作者认为,只要婚姻关系存在,无论是否共同生活,夫妻之间都有互相扶养的义务
寻衅滋事罪的追诉期限及其中情节恶劣的认定。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追诉期限由可能判处的最高刑决定。文章还详细列举了认定情节恶劣的具体情形,包括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等,并说明了当案件中存在这些行为之一时,应被认定为情节恶劣。
男方出轨是否应该净身出户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如果夫妻之间有忠诚协议并且约定出轨者净身出户,或者有出轨方主动放弃财产并达成共识,那么出轨方可能会净身出户。但是,从现行法律来看,并没有明确规定出轨方必须净身出户。同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