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保障 > 实时政策 > 档案资料保存年限是多少?

档案资料保存年限是多少?

时间:2022-02-18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8411


档案是非常重要的材料,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档案要按规定保管,在保存一定年限后,不是机密档案的可以向公众开放。那么,如何才能判定档案保存年限呢?以下是手心律师小编为您给出的回答,希望下面的知识对您有所帮助。

确定档案保存年限的法律要求

根据不同类型的档案,其保存期限也不同。例如,经济、科学、文化类档案向社会开放的年限可以少于30年,而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利益的档案以及其他不宜到期开放的档案可以超过3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九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少于30年,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利益的档案以及其他不宜到期开放的档案的开放期限可以超过30年。具体期限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执行。

此外,档案馆还应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并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简化手续,提供方便。

持有合法证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

个人提取人事档案的法律规定

个人提取人事档案需要凭借档案工作接收单位(具有人事管理权限),或人才中心、职介中心等人事代理机构出具的《人事档案商调函》。个人档案记录了成年后(高中毕业后)的经历,对于就业、出国、调转工作、失业、再就业甚至退休等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个人身份证明材料。

根据原则,个人档案不应存放在个人手中,但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落到个人手中。然而,一旦就业确定,个人应尽快将档案移交给单位。

如果个人拆开档案后再交给相关单位,很多单位可能不予收取。虽然这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但你可以与单位明确说明原来封存的相关材料并未缺失。在此过程中,要避免撒谎,因为单位可以察觉到原来的封条已经被打开,所以要坦诚相待。一般来说,大多数单位都会接收。

个人档案可以从单位直接提取,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提取。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由谁决定是否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授予决定权归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除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的提议,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也可提出相关议案。关于革命烈士的认定和批准程序也进行了说明,包括因战牺牲和其他特殊情况的认定标准。

  • 私营公司注销后账本谁保管

    有业务主管部门的,由业务主管部门保管,有剩余财产所有者的,由财产所有者代管,也可以移交档案馆代管或者委托有资质的代理记账机构托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保存期限为30年,总账、明细账的保存期限为30年。(四)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规定有哪些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即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责令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停止违法行为。《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后,国务院对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

  • 民事诉讼中法院能否派出人员进行调查

    人民法院派出人员进行调查时,应当向被调查人出示证件。调查笔录经被调查人校阅后,由被调查人、调查人签名或者盖章。(一)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

  • 交警行政处罚平台对外保留多长时间
  • 涉及到劳动争议的档案保存期限为几年
  • 审计工作底稿归档的期限和保存年限的规定是什么
社会保障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