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缓刑适用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非法集资数额达到600万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所以,一般不能判处缓刑。
2、但犯罪分子是未成年人、怀孕妇女等人,有可能判处缓刑。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1、带着材料,复印件先去司法局报道,备案。然后去司法所报道,备案。以后按时按时报道就可以了,直到缓刑结束。
2、缓刑考验期应注意事项:
(1)准时到司法所报道,到司法局或司法所办理入矫手续。
(2)入矫后,按规定进行周汇报,司法所一般会固定一个时间,让你用固定电话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在哪里,在做什么。
(3)按照规定每个月参加社区服务,就是要参加打扫卫生。
(4)按规定到所参加集中教育,跟社区服务一样,也是每个月都有一次。
(5)如果有定位手机,那定位手机一定要开机,并随身携带。
(6)千万不要离开所在的市或者县,实在要出去的话,要办理请假手续。司法所只能批7天,7天以上要到市、县司法局批。
(7)千万不要再触碰法律,即犯罪,要不然撤销缓刑,收监。
(8)警告只要三次,不汇报,不参加社区服务、集中教育,不服从管理,私自外出、定位手机等等,都可以出警告,累计三次,三次后就可以收监了。
刑事简易程序下的缓刑判决。文章介绍了缓刑的适用条件、考验期限、缓刑期间的规定以及缓刑的处理情况,特别是针对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特别缓刑规定。在刑事简易程序下,符合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判处缓刑,并在考验期限内遵守相关规定。根据不同情况,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可
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刑罚以及认定要素。个人集资诈骗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即属追诉标准,单位集资诈骗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也应当立案侦查。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资数额认定及刑罚方面,个人和单位不同数额区间有不同的定
我国缓刑的多次适用问题,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缓刑次数限制,是否能再次适用缓刑需视具体案件和犯罪嫌疑人态度而定。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法院在宣告缓刑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可在缓刑考验期内对犯罪分子的活动进行限制。
拘役刑期不可抵用缓刑期限的问题。根据刑法规定,拘役是刑事处罚措施而非强制措施,其刑期不能用于抵押缓刑期限。文章还介绍了拘役刑期的计算和折抵方式,以及缓刑撤销的情形和处理方式。另外,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社区矫正,而在执行期间享有特定待遇。对于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