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体要件
行贿罪的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客体要件
行贿罪客体: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和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
3、主观要件
行贿罪主观要件:故意,并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行为人如果不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或者谋取的是正当利益,那么不构成犯罪。
4、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百九十条
1、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2、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3、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4、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实施非法活动的。
(一)个人贿赂定罪金额,一般是按照贿赂金额来决定的。
(二)分为两种情况,具体如下:
1、个人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
2、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000元,但是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可以立案追诉:因受赌行为而使国家或者杜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强行索取财物的。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行侵犯的是公共财产所有权及国家财经管理制度,行为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表现是未经批准擅自挪用公款。根据相关法律,挪用公款罪包括挪用公款用于个人目的、进行非法活动,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从
行贿罪与职务犯罪有所不同。职务犯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而行贿罪的主体可以是一般人。根据刑法规定,行贿罪是指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行为。在经济往来中,如果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且数额较大,或者以各种名义给予回扣
商业贿赂罪是一个类罪名,它包括商业受贿罪、商业行贿罪。 商业贿赂包括行贿和受贿,是由行贿与受贿双方相互勾结成立的犯罪,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双向行为,其犯罪主体相应的也包括行贿罪主体和受贿罪主体。因此立法上将商业受贿犯罪的主体范围予以一定程度拓宽,使
对单位行贿罪的构成是:本罪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和国家经济管理的正常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向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行贿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一般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单位犯前款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