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精神病人犯罪是如何规定的
时间:2022-04-01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法律对精神病人犯罪是如何规定的精神病人犯罪,如果是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要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关于法律对精神病人犯罪是如何规定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法律对精神病人犯罪的规定
1. 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规定
根据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后,不负刑事责任。然而,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2.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规定:-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的情况
1. 刑事责任能力的分级
我国刑事责任能力主要分为三级:(1)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2)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3) 无刑事责任能力。
2. 不同刑事责任能力的责任承担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指的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即轻度精神病人。这包括患有轻度精神病、精神发育不全、神经官能症及病态人格的精神障碍者。
3.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的刑事处罚
根据上述刑法规定,对限制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进行刑事处罚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犯罪人和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有所不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现实版孤儿怨,心理疾病病人犯罪是否判刑
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以及在法律框架下的犯罪是否应被判定为犯罪的问题。《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但家属或监护人需严格看管和医疗他们。对于女性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有特殊规定保护其权益。在处罚时会考虑法
-
什么是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的相关内容。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保障制度。特殊案件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无完全辨认、控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等情形。劳动者因拖欠工资等劳动争议申请法律援助时,需在法
-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持有毒品数量较大将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根据不同数量将面临不同的刑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客体、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行为人明知持有国家禁
-
刑事强制医疗的解除权力
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的解除权力相关法律规定。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的被强制医疗人员,可提出解除意见并报决定强制医疗的人民法院批准。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有权申请解除强制医疗。精神病人犯罪需赔偿被害人损失,其赔偿方式主要由监护人承担,先从精神病人的财产中支付
-
行政处罚移交法院强制执行的时间
-
非法经营疫苗犯罪的法律解读
-
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定义与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