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对勘验、检查笔录进行审查时,主要关注以下内容:
(1) 检查是否依法进行,笔录制作是否符合法律和相关规定。
(2) 检查人员和见证人是否签名或盖章。
(1) 笔录是否记录了勘验、检查的事由、时间、地点,现场人员、现场方位、周围环境等细节。
(2) 笔录是否准确记录了现场的物品、人身、尸体等的位置、特征等情况,以及勘验、检查的过程。
(3) 检查文字记录与实物、绘图、照片、录像是否相符。
(4) 检查现场、物品、痕迹等是否伪造或破坏。
(5) 检查人身特征、伤害情况、生理状态是否有伪装或变化。
(1) 补充进行勘验、检查的原由是否说明清楚。
(2) 前后勘验、检查的情况是否矛盾。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二条
个别证据的审查标准是,定案证据必须客观真实,与本案有关联,并具有合法性,且需经当事人质辩。
全案证据审查的标准是,案件事实必须清楚,证据必须确实充分。然而,在采取紧急或临时性措施时,可以适用优势证据标准。在对部分案件事实作出临时性认定结论时,可以适用合理可能性标准。
(1) 物证是否合法取得,是否为原物,是否与案件有联系。
(1) 书证是否合法取得,是否与本案有联系。
(2) 书证是否伪造、变造,是否是真实意思表示。
(3) 书证是否确系某人制作并有制作资格,手续是否完备。
(1) 证言的取得是否合法,来源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2) 证人是否受指使、收买或威胁,证人与案件或当事人是否有利害关系。
(3) 证人的品格、知识,证人的作证能力及内容与年龄、智力是否相当。
(4) 询问未成年人、聋哑人是否依法办理,笔录是否核对、允许补正。
(1) 被害人与被告人的平时关系。
(2) 被害人的品质和人格。
(3) 被害人陈述的取得、形成过程及形式是否合法。
(4) 综合审查被害人证言与其他证据的矛盾与前后是否矛盾。
(5) 被害人的作证能力,来源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讯问时间的限制及相关规定。在传唤和拘传的情况下,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案情重大复杂可延长至24小时。对已被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在24小时内讯问。讯问时需由至少两名侦查人员进行,地点应在看守所内或在指定地点,并需出示证明文件。讯问过程中需制作笔录
询问证人和被害人的法律程序和方式。侦查人员需充分了解案件和证人情况,选择适当的询问地点,个别询问证人,保障证人权益,并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特殊方式询问。询问被害人时需考虑其特殊地位,既认真听取陈述,又要注意分析陈述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并保护其个人隐私和人身
代书遗嘱的订立方式及其相关法律规定。代书遗嘱需有见证人在场见证,且见证人不能是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继承人和受遗赠人以及与其有利害关系的人。为确保遗嘱真实有效,继承法对此有明确规定。本网站还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
农村兄弟财产分割协议的书写方式及其法律效力。协议应包含首部、正文和尾部,明确立约人和见证人的身份,注明分产原因和分割方案,并注明立约时间。家庭共有财产具备特定特征,如基于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关系、特定身份关系、共享所有权,以及主要由共同劳动收入、家庭财产